天地之間 德者居之

作者:孟欣
font print 人氣: 1135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世界其他民族的祖先用拼音的方式組成的文字,是由字母這些點構成線的線性文字,這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模式,所包含的意義有限。比如英文的Virtue單看這些字母很難理解是甚麼意思,一定要加一大堆的解釋,但是像「德」這種很難在人類生存的空間看到實物的概念,要解釋起來就更難。

我們的祖先卻一開始就用立體圖像、空間來建構文字。說到空間,建築師就是去設計空間和空間之間的聯繫的人。美國著名的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曾於1918年訪問中國,他極推崇老子,常引用《道德經》中「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來闡述建築空間概念。

看看這個「德」字,是由彳、十、目、一、心五個小字構成的,可以算是有五個區域,每個字都有各自的含義,這些內涵描述的是五個空間。

但是當看到「十」、「目」和「一」這些字時,這個空間概念已經超出了人間的三維空間概念。「十目」者絕非凡人,這是神的概念,或者說是高層生命。而道家思想中「一」即是「道」。

中文的數字寫出來雖然很簡單,但卻蘊涵著很深的道理。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不是數比劃那麼簡單,代表了創世的過程。最簡單的一代表了創宇宙的第一步,一開天地,即在一片混沌中用神力、或者說是一種強大的能量用「道」開闢出宇宙,於是混沌有了秩序。所以道家認為「道主生」,宇宙是由道開創的,所以萬事萬物中都蘊涵著道的特性。道是衡量宇宙中一切好壞的法則,合於道才是好。道也是能使生命返本歸真修成真人的道路,主動的同化於道,就是一個人的修煉過程。二代表宇宙形成的第二步,二分陰陽,上面一短橫代表輕氣上升,下面一長橫代表濁氣下降,形成天地。三代表三才,在天地之間造了更小的一橫,代表人。所以中國人要是能明白漢字的內涵,很小會寫一、二、三時就大致能明白宇宙的創造過程。

這樣看來「德」字的空間概念是多維的:「彳」是「行」的一半,指行為,右邊「十目」在「一」之上,下面是「心」,看得出神在用道來衡量人心和人的行為,人要時時刻刻把道放在心上,心與行都合乎於道才是有「德」。字的義涵就體現在字面上。

更有意思的是,德字左邊對應的是有形的、看得見的空間。右邊是無形的心靈空間,與高層生命所在的更深層空間一下一上相對應,說明神看人的行為,但更看重人心。人的行為是在思想的帶動下產生的,所以心地善良的人行為通常也會好。但人心裏的想法不一定都付諸於行動,神目如電,心不正的人即使表面的行為沒有反應出來,那一思一念也都在高層生命的觀察之中。

這麼一個小小方塊裏構建了很多不同維度的空間,也表現出同時同地存在不同的空間。這樣複雜的空間構成,使漢字承載的訊息量讓拼音文字無法比擬,擁有強大的表意功能。

中國古代的文化是直接針對人體、生命、宇宙去研究的,認識方法更宏觀也更接近事物的本質。西方科學的研究方式是由表及裡的,隨之研究的深入,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在證實著中國古人的認識是正確的。

物理學中有「多維空間理論」來解釋量子力學中「電子」飄忽不定的測不準現象。有位化學家驚鴻一瞥,看到這個「德」字,驚訝的發現中國古人造字是高能物理學家的思維模式。德字啟發了他,使他從一個每天和實驗打交道的人變成了鑽研漢字學問的專家。

現代建築大師賴特從古老的《道德經》裡發現了建築設計的精髓。但是《道德經》是講「道」與「德」的,可不是在講建築。老子發現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實有的東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虛空的東西及其作用,於是借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這樣一個事例,來論述「有」與「無」的相互關係。他舉例說明「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為用的;而且無形的東西產生的是本質的作用。

德與道不同,道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宇宙的精神和法則,而德可以算是宇宙中符合道的物質,但德在人看來是虛空的東西,常人很難看到德的存在,但虛空的東西同樣是東西,只是更深層空間的物質形式罷了。中國老輩人常說「積德」、「損德」、「缺德」等,很形象的反映出德是一種可以來積攢、可能會損失、大小可以加以衡量的物質。

道家把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廣闊的空間。如果把人的肉身視為牆壁,裡面承載的是甚麼呢?有的人承載的德很多,被稱為「大德之士」。道家認為「德主養」,「厚德載物」。一個人在人世間所能擁有的名譽、地位、財富等都是以前積的德換來的,扶危濟困等善行反過來能積德,這是道家理論中「有」和「無」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結果。

如果用不正當手段巧取豪奪,就會損德,這種行為與「主生」的道相違背,其人很可能會受到人間法律的制裁,難以在人間生存。如果做的壞事太大,德損盡了,即使人不治,天也會治,受到天道懲罰,那可能真的就是生命的滅盡了。

而大德之士即使受人陷害,也往往有大難不死,東山再起的時候。相傳舜是品德高尚的人,雖然他的繼母屢次想殺他,他仍然孝順母親,正符合了《道德經》裡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雖然被排擠到窮鄉僻壤,但人們都願意和他住在一起,「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真可謂天地之間,德者居之。

人在做,天在看,心與行為跟從「道」,守住我們的「德」。#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朱孝貞台北報導)第四屆全世界華人聲樂亞太初賽2010年7月11日在台灣台北東吳大學隆重舉行,吸引不少為人師表的參賽者。他們都認為提昇個人道德品行可提升藝術家的藝術境界。
  • 日本「秋山木工」創辦人秋山利輝於近日訪台,為其中文版《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條法則》進行新書宣傳。大塊文化於3月4日假誠品信義店The Library餐廳舉辦新書發表會,活動中特別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稻禾餐飲集團創辦人梁正中、稻禾餐飲集團總經理嚴心鏞、肯夢Aveda創辦人朱平站台,與秋山利輝交流人才培育的想法。
  • 假如一天你有幸進入一個遊樂場,有一個遊戲很刺激,又很恐怖,你不知去玩還是不去玩,這時你想
  • 每晚洗澡過後我都會給全家人洗襪子,當然也包括婆婆的,這一點著實讓婆婆周圍的阿姨們羨慕,羨慕婆婆怎麼這麼幸運,遇到了一個好媳婦,我也因此沾沾自喜。表面上看,這樣我算做的挺好的吧,其實不然,這其中還隱藏著一顆私心。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清朝的華亭人汪瑾,五十多歲時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風吹起,他十分厭倦在外客遊,動了思念家鄉之情,便乘船南歸。在歸途他遇上了不尋常的事。陰陽兩界人事相通的事給世人展現了善惡終有報的道理。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