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量化寬鬆政策難阻企業倒閉潮

人氣 3121

【大紀元2016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東延報導)大陸經濟寒冬持續,在製造業中心東莞,去年就有近4萬家企業倒閉,雖然今年中共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但有企業寧願破產也不展期貸款,還有不少企業轉至東南亞設廠。

貨幣寬鬆下 投資依然難流入製造業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的貸款新增2.51萬億,同比多增1.04萬億元,規模創單月曆史新高。

但據陸媒新浪財經的銀行信貸調查報導,當前大陸經濟惡化,銀行信貸對房地產依賴程度仍然很高,而對小企業「惜貸」。

江蘇省某縣銀行信貸員向新浪財經表示,以前只會希望大客戶進行展期,現在求一些小企業展期人家都不答應了,因為有的企業就想直接申請破產了,特別是招商引資來的一些小企業。深圳某國有大行內部人士也表示,現在企業貸款規模的確是下降了,不良貸款也在增多,很多小企業貸款都不做了。

從最近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樓市瘋狂炒作、樓價飆升中可以看到,炒房的場外配資正呈現出瘋漲之勢,這印證了新浪財經的調查。有分析認為,目前整個中介行業通過「場外配資」實現購房成交金額或早已超過1萬億元。

2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李克強發表視頻講話稱,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僅靠量化寬鬆政策難以衝破制約增長的結構性障礙,也可能帶來較多的負外部效應。

同日,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也表示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之前周小川曾經談到「邊際遞減」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承認這種刺激經濟方法已經收效甚微了。

大陸經濟寒冬持續,在製造業中心東莞,去年就有近4萬家企業倒閉。圖為,2016年1月26日,東莞一家倒閉的工廠的設備被遺棄在外面。 (Lam Yik Fei/Getty Images)

倒閉潮持續 企業轉東南亞設廠

中國大陸一直有「世界工廠」之稱,而廣東珠三角是中國製造業的大本營。據今年1月25日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數據,2015年廣東進出口總額約佔全國的1/4,穩居首位。

但是,作為珠三角製造業的典型——東莞市,繼2008年的金融風暴企業倒閉潮後,去年再次出現企業倒閉潮。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表示,去年東莞有3.9萬家企業倒閉,包括近500家外資企業。

目前,廣東珠三角等地的加工製造業很多工廠訂單流失,不得不關停或將生產線向東南亞、非洲等地轉移。

去年12月17日,微軟中國宣布,將在今年一季度完成關閉位於北京及東莞的手機工廠,將工廠轉至越南河內工廠,預計將裁員9000人。

這幾年來外資企業撤離大陸趨勢明顯,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計劃將製造基地回遷日本本土。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則紛紛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

在東南亞國家中,柬埔寨和緬甸開始對外開放,正如當初大陸對外開放一樣,有大量的廉價勞力。越南、馬來西亞正在談判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未來極具貿易優勢,將會吸引更多的廠商投資設廠。目前也有不少大陸的廠商正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

大陸經濟寒冬持續,在製造業中心東莞,去年就有近4萬家企業倒閉。圖為,2016年1月27日,東莞一家倒閉的工廠門口,一名男子正撕下分租廣告。 (Lam Yik Fei/Getty Images)

大陸1月維權事件中近6成跟企業有關

另外,據大陸維權事件的不完全統計數據也可看出中國企業倒閉態勢的嚴重性。

有人根據網絡上透露出來的大陸維權信息作了不完全統計,結果發現,僅2016年1月發生的維權事件就有3303起,其中1000至9999人規模的有43起,100至999人規模的有515起,10至99人規模的有2745起。工人維權的有1883起,欠薪的有1816起。也就是說接近6成的維權事件跟企業有關。

2月17日、18日,廣東鞍鋼聯眾(廣州)不銹鋼有限公司2000名工人發起罷工,抗議公司在未通告情況下突然降薪。(網絡圖片)

廣東最新一起大規模工人維權事件發生在2月17日、18日,廣東鞍鋼聯眾(廣州)不銹鋼有限公司2000名工人因公司在未通告情況下突然降薪而發起罷工。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企業陷倒閉潮 半年近百萬工人討薪維權
「世界工廠」敗象顯 東莞再掀企業倒閉潮
珠江三角洲工廠倒閉潮 逾萬工人受影響
「利潤3年後減9成」東莞再現倒閉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