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轉用衍生品撐人民幣 IMF促披露數據

人氣 1565

【大紀元2016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說,隨著中共當局採取更隱蔽的方式來支持人民幣,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敦促中共披露有關其貨幣操作的更多數據。

在最近幾個月,中共央行轉向金融衍生品市場來幫助支撐人民幣。它先前的做法是「燃燒」外匯儲備買入人民幣。

難以搞清北京對人民幣的意圖

知情人告訴《華爾街日報》,IMF呼籲中共央行發布有關它持有的金融衍生品的更多數據。後者已經成為中共央行進行貨幣干預的主要金融工具。

貨幣交易商和投資者抱怨,該策略令他們更難以搞清北京對人民幣的意圖。

彬元資本首席投資官周平說,使用遠期(forwards)可以幫助遏制人民幣貶值預期,但是這也會讓各方更難以評估資本外流的規模和外匯儲備下降的程度。

知情人說,中共去年10月份承諾遵循IMF的特別數據發布標準,以爭取讓人民幣加入它垂涎已久的儲備貨幣籃。披露這些數據可以讓外界瞭解中共有多少彈藥捍衛人民幣。

衍生品策略對於中共央行有幾個好處:它允許央行更緩慢的燃燒外匯儲備,在經濟放緩的時刻減少人民幣從金融系統的流失。它也讓政府的干預少一些痕跡。

透明度不僅僅是新聞發布會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在最近幾個月,中共高級官員努力加強跟外界的溝通。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上海G20峰會上,官員們就中國經濟大派定心丸。在兩會場外,官員們召開一個又一個新聞發布會,鼓吹人民幣的穩定和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

雖然經濟學家和貿易夥伴們歡迎這種消息攻勢,但是許多人呼籲更具體的行動。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月撰文說,透明度不僅僅是新聞發布會。中共要想履行它作為全球經濟領袖的責任,就需要更加清晰的向外界傳遞它的數據、規則和政策。

許多分析師和投資者對於北京試圖審查新聞報導和網上信息感到越來越沮喪。

法國巴黎投資管理公司中國經濟學家羅念慈說,透明度也意味著可預測性,以及讓公眾更容易獲取數據。中國記者私下裡抱怨他們不再被鼓勵做調查性報導,相反被告知聚焦於「正面消息」。調查性報導將曝光中國日益加劇的經濟挑戰。

中共披露數據「尤抱琵琶半遮面」

知情人告訴《華爾街日報》,IMF感興趣的數據包括中共央行持有的遠期(forwards)和期貨的總量。這樣的數據反映出一個國家外匯儲備的未來數量。世界上許多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的央行都頻繁的向IMF披露這些數據。

IMF在去年11月末決定將人民幣添加到儲備貨幣籃。中共央行從12月份開始向IMF報告它的某些衍生品的持有量,但是這些數據不代表中國的整體持有量。

一些市場參與者估計,隨著央行最近幾個月加強使用隱性干預手段支持人民幣,中國目前的遠期(forwards)持有量可能在1500至3000億美元之間。

這類複雜的交易減少了中國外匯儲備受到的衝擊。中國外匯儲備2月份的流失顯著放緩,僅下降285.7億美元,達到3.2萬億美元,相比之下1月份下降了995億美元。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分析:人民幣或隨「形勢所逼」而貶值
陸股重挫 人民幣貶值 央行宣布降準
央行宣布降准 內外人民幣匯率迅速貶破6.55
上海G20無果而終 中共多個舉動異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