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苗醜聞揭系統缺陷 藥販和醫院勾結

人氣 1430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疫苗處理不當的醜聞暴露了中國疫苗分銷環節的弱點,包括藥販子和政府醫院之間的密切關係。在北京建立中國免疫計劃的多年努力之後,這起醜聞損害了許多中國家長對疫苗安全和政府監管的信任。

上海母親李玲帶著2個月的兒子到醫院,寧願花500元購買進口疫苗,而不要免費的國產疫苗。她告訴《華爾街日報》:「我不想冒一絲一毫的風險。」

在前山東藥劑師龐某在全國販賣快過期的流感和狂犬等疫苗數年之後,當局拘捕了130多名嫌犯。

這些疫苗是由掛牌廠商生產,但是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沒有妥善冷藏,因此可能受到破壞,失去免疫效力。

在此次打壓行動當中,大約2萬劑疫苗被沒收,但是更多的據信已經被注射。這些問題疫苗是二類疫苗,即自費自願接種的疫苗,而不是一類疫苗,即國家免費強制接種的疫苗。

藥販子和醫院勾結

藥監局藥化監管司司長李國慶說,調查員發現一些政府醫院把過期或即將過期的疫苗以低價出售給藥販子,藥販子再轉手賣給其他政府醫院,尤其是偏遠地區監管薄弱的醫院。

藥監局說,29家公司和16家醫院被發現從事非法疫苗分銷。在3月25日華南舉行的一個國際會議上,李克強說,當局將嚴厲懲罰責任人。

健康專家曾經稱讚北京當局的免疫計劃取得成績,但是他們說最近的疫苗事件代表著一個重大倒退。

世衛組織駐華辦事處免疫專家蘭斯•爾德說,這次事件造成的更廣泛風險是,家長們可能對疫苗失去信心,拒絕給孩子進行常規疫苗接種。

醫院為賺錢 從廉價渠道進貨

《華爾街日報》引述健康專家說,全中國逾3000家政府醫院資金不足,許多醫院通過二類疫苗的收費來彌補資金短缺。醫院指望依靠二類疫苗來賺錢,因此它們存在從廉價渠道採購的動機。

這種情況類似於中國醫院嚴重依賴出售藥物來維持運營,導致醫生不負責任的大量開處方,造成人們對醫療系統的不信任。此次醜聞也加劇了其他擔憂,比如食品安全和空氣、土壤和水污染的問題。

二類疫苗監管鬆懈

在中國,二類疫苗的監管沒有一類疫苗那麼嚴格。對於一類疫苗而言,製造商必須將疫苗直接賣給省級衛生當局,但是二類疫苗可以賣給企業或個人。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告訴《華爾街日報》,雖然藥物監管機構監督疫苗製造商,但是對分發環節的監管則比較薄弱。相關法律規定沒有說明,對過期的疫苗如何處理。

一名上海父親3月25日帶著19個月的女兒接種國家規定的百白破疫苗。他對打疫苗懷有疑慮,但是別無選擇。他說他只會讓女兒接種學校要求的疫苗。

他說:「當局說上海的疫苗是安全的,但是我怎麼知道運輸過程中疫苗被冷藏了呢?政府的信譽岌岌可危。」

不當儲藏疫苗會致死嗎?

在中國疫苗醜聞爆發之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疫苗非正確存儲將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不會引起毒性反應。這一說法被不少網友認為是「為中共政府洗地」。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兼大內科主任、網名 「友悅」(周昭遠)3月23日在其個人微博上說:「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立克茨氏體等及其代謝產物經人工減毒、滅活或轉基因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相關傳染病的自動免疫製劑, 不按規定儲存運輸,其中的減毒疫苗可能恢復毒性,所以世衛的解釋是安慰性質的。」

面對網友對於他「打臉」世衛組織的質疑,這位醫生次日表示:「很多人知道真相不敢言,不少人從眾,個別人堅持己見。」

他同時反問,「(疫苗)在不當環境下會變異,這是常識,否則為甚麼要強調低溫冷藏?」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樂道:問題疫苗使中國的年青父母們陷入崩潰
大陸熱傳「帶孩子去香港打疫苗攻略」
大陸毒疫苗事件發酵 山東數十民眾討說法遭鎮壓
你們所注射的疫苗連肉豬用的疫苗都不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