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韻:電影《追捕》今議

人氣 797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03月27日訊】1976年,十年文革掃蕩了中國大陸,傳統文化被摧毀砸爛,人民陷於精神的枯竭迷茫。與此同時,在水那方,日本大映映畫公司拍攝了偵探片《追捕》。

1978年,《追捕》作為文革後的首部外國電影在大陸放映,引起轟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衝擊和影響了當時及之後的文化和審美意識。透過這個娛樂的窗口,大陸民眾初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由此激起了心中的期盼。人們嚮往美好的日子,渴望擁有正常人的思維和生活。

多年後,對於男主角杜丘的冷峻正直,還有動感十足的主題曲「啦呀啦」,人們依然津津樂道。此外,難忘那經典的畫面:真由美騎著駿馬飛奔而來,說:「我喜歡你。」那是一陣清新自由的風,從大陸千萬人的心頭掠過。

影片的日文原名為《你涉過憤怒之河》,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取材於日本某製藥公司的新藥醫藥事故。驚險曲折的劇情竟有著真實生活的版本,令人震驚。當時,涉案的醫藥公司停業整頓了一段時間,又恢復營業。事件引起日本全體國民的關注。透過錯綜複雜的案情,人們看到醫藥公司勾結政界的黑幕,為了經濟利益,把握權力者陷害無辜,嫁禍謀殺,手段之惡毒令人心寒。

銀屏上,檢察官杜丘冬人忽然被指控犯下強姦和搶劫罪。受害人氣憤地當面指證,同時,在他的寓所發現了贓物。他百口莫辯,情急下奪路而逃,被警方追捕。杜丘一邊躲避警察,一邊仔細查訪,順籐摸瓜。劇情一波三折,引人入勝。警方布下天羅地網,杜丘身處險境,多次化險為夷。為尋真相,杜丘冒險裝病進入精神病院,最後和惡人對決樓頂,結尾的高潮扣人心弦。原來,東南製藥廠用人體實驗研發的新藥,造成多人死亡和殘廢。為了掩蓋事實,負責人設計謀害知情者,包括打算介入調查的杜丘。案件終於水落石出,罪犯悉數落網,杜丘為自己洗涮了冤屈。

除了男女主人翁,片中的矢村警長一角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喜愛。矢村奉命追捕杜丘,二人狹路相逢,杜丘直言相告,自己是被人陷害。機智敏銳的矢村相信杜丘所言,遂放過他和真由美,並且暗中相助,不惜幾次違抗上級的命令。有觀眾評說:「在他身上有我們中國人古時候說的一個義字。」飾演者原田芳雄的灑脫冷靜和高倉健的堅毅沉穩互相映襯,可謂各有千秋,銓釋了硬漢的形象。

在《追捕》的相關網頁上,許多中國觀眾留言暢談他們和父輩對此片的欣賞和回憶。其實,不論社會地位如何,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電影中看到亮點,受到觸動。

劇終前,杜丘重獲自由,女友真由美問:「完了嗎?」杜丘說:「哪兒有個完吶。」今天,重溫此劇,懷念杜丘君那一份對正義的堅持。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畢研韜:內地網民對新泰事件的精彩評論
【網文 】一種可怕的推測 鄧玉嬌處境危險
財政局主任告局長 追捕杜丘真實版上演
賀衛方:想起了橫路敬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