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韻:「兩會」的禁忌與違規

人氣 915

【大紀元2016年03月06日訊】三月三日,中共政協會議開幕,三月五日,「人大」開幕。「兩會」,一如既往,自開始前便給京城帶來肅殺之氣,令百姓領略「大敵將至」的感覺。軍警、軍車,嚴密鎮守,嚴防破壞。這時,霧霾重現,給大會的天空添上幾筆灰色。

兩會期間,有大陸數百精英上書,呼籲儘快批准實施《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大陸政協委員、律師朱征夫的提案是:減少甚至取消電視認罪。他認為,大陸人權遭到侵害,和《憲法》中關於保護人權的規定沒有具體化有關。朱征夫也將呼籲適時批准實施《公約》。他表示,履行公約,並通過相應立法協調實施,可以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對於朱征夫的一系列大膽提案,許多人稱讚他的勇氣,也有人擔心他會因此受到報復。

何來「報復」之憂?按照常理,全國各地的代表們會聚一堂,共商國事,機會難得。正好籍此把從上到下的重大問題全部列出,逐一討論、研究、落實。然而,會議尚未啟動,便傳出許多話題被列為「禁忌」之說,比如:文革五十年,令計劃案,任志強被禁聲事件等。在場外,有代表被問到敏感話題時,笑而不答,甚至有人向記者表示「不談政治」。出席全國最大規模的政治會議,卻迫於壓力不敢談政治,實在是一大諷刺,令人備感壓抑,也理解了善良人的擔心。

3月5日新聞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在3月4日接受財新網採訪,闡述了中共為何要容得下尖銳批評,並稱表達的權利是憲法規定,必須要保障。隨後財新網發表的「蔣洪委員:公民表達的權利必須要保障」在微信平台上遭到刪除,顯示「違法或違規內容,被多人舉報」。對此,蔣洪表示「完全不能接受」。他說,「只是一個法治社會的基本共識,現在卻也被視為違法違規,太可怕了,太讓人驚奇了。」他還說,所謂違法違規的內容,恰恰是憲法賦予的權利。

一語中的。履行憲法賦予的權利被指「違法違規」,那麼所違之「法」、「規」豈不違背了中國的憲法?如此情形,人們對「兩會」還能有何期待?代表們因為壓力而未必敢言,敢言則將「違規」。而媒體因為明令禁忌未必如實報導,大膽報導則會「違法」。這就是中共治下社會的荒唐和尷尬。有網友寫道:「違法犯罪的腐爛官員太多了,就非常的害怕人民的言論。他們覺得人民的每一句話都是在譴責,每一句話都讓它們心裏不安。」

說來也巧,和兩會開幕幾乎同時登場的,是美國共和黨第11次總統辯論會。大洋兩岸的兩件政壇大事,性質截然不同,相映倒也成趣。不妨看看人家的官民如何互動。

美國總統候選人參加公開辯論,展開口舌之戰,樂此不疲。對於競爭者來說,這個舞台可以助其接觸到數以千萬的民眾,發出自己的聲音:內政外交,經濟文化,我將如何帶領國家走向強大。總之,使出渾身解數,討好選民。而選民們呢,選票在手隨我心。他們會冷靜的比較各位競選人的提案和宣言,審視其人品、性格、施政能力和未來的方向。民眾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平台向候選人及其團隊提出問題或質疑,通常都會得到回應。可以說,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展示、評判、選擇。大小媒體一路追蹤,用放大鏡緊盯競選人,步步緊逼,攻其弱項,透視本色。想要人民買帳,決非易事,監督的人多著呢。

反觀大陸,政府官員不屑與普通百姓修好。那些有冤要伸、有苦要訴的訪民們正被當局視為最大的「維穩」威脅。在「兩會」期間,若要進京鳴冤,必須憑藉勇氣和運氣,闖過截訪者的關卡,才有可能加入信訪局門前望不到隊尾的長列。至於訴求是否會得到回應和解決,則是無解之題。

關心人民疾苦,為百姓解決難題,躬身自省,針砭時弊,這是民眾對一個正常的政府和媒體的期望。而在大陸,中共的體制和本質決定了如此「盛會」難有實質突破。若體制不變,禁忌的陰影將永遠籠罩,人們不可能擁有信息通暢的平台,不可能自由的表達意志,諸多社會問題也無法得到根治。

「全國人民」的大會,正在首都召開。人民,是信訪局前晃動的身影;人民,是監獄中承受酷刑的編號;人民,是血淚控告狀的作者。如果人民不在官員的眼裡、心裏,那麼所有的提案和討論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強大、盛世,又從何談起?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中共兩會前夕 近萬訪民進京 截訪者忙抓捕
大陸數百精英上書中共兩會籲改憲法 要自由
微博妙語:甚麼是兩會
政協委員兩會提案:電視上認罪不等於真有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