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如繼續「放水」 大陸物價將飛漲

人氣 6732

【大紀元2016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近日,有金融界人士結合近來中共央行新增貸款規模,擔憂繼續向市場投放更多貨幣進入流通,恐將導致通貨膨脹上升,物價上漲,推升泡沫風險。

央行持續「放水」 專家擔憂

今年1月份中國新增貸款2.5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42萬億元,均創下紀錄,1月M2(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4%。

近日,港媒引述金融分析人士江宗仁表示,從2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反映出的經濟狀況來看,擔心中共可能不得已繼續加大釋放流動性。

江宗仁分析,如果今年全年都維持1月份的放水量,M2增長率將高達30%,將遠遠超過今年官方既定目標13%,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將直線上升,這三城市的物業總值將能買下整個美國,還將導致通貨膨脹上升、物價上漲。

近期,中共央行宣布從3月1日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估計能夠釋放7,000億元的流動性。中共央行自2014年年底至今,共六次降準、六次降息。

中共央行於去年4月19日曾宣布降準1個百分點,據信中國由此將釋放出1萬多億元人民幣的貨幣進入流通。

「放水」難解根本

今年2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以美元計價為2,197億美元,同比去年減少20.8%,其中出口1,261億美元,同比減少25.4%,創2009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進口936億美元,同比去年減少13.8%。

1月份和2月份中國出口累積下跌17.8%,出口下降將直接對製造業造成負面影響,並因此衝擊服務業和整體就業水平。

2月份進出口數據公布後,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進出口均大幅下跌說明中國內需外需仍然疲弱。3月5日中共總理李克強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擴大內需總量。

美國之音在去年4月中共央行降準1個百分點後曾發表文章,引述普林斯頓大學學者程曉農博士的話表示,如果用國際認可的克強指數來衡量,中國經濟是很差的,主要是內需不足的問題,但這一問題由來已久,中共央行增加貨幣投入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同時還會帶來風險,比如降準會導致股市和樓市的泡沫更大。

程曉農博士表示,中國經濟內需不足從10年前就開始了,中國經濟現在的所有問題都可以簡單地歸結於「社會不公」這四個字上,即中國社會收入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兩級分化。他以居民消費占收入比來分析,美國和日本不低於70%,俄羅斯也在50%左右,而中國在1980年代曾一度為48%,從1985年開始下降,從2005年開始降到了40%以下,直到目前的35%。#

責任編輯:李明宇

相關新聞
習近平李克強拉起中國股市 分析:加速清算江澤民
陸股重挫 人民幣貶值 央行宣布降準
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繼續下滑 企業狀況堪憂
中共猴年首次降準「放水」約7000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