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凍產協議落空 原油期貨價格一度暴跌7%

人氣 241

【大紀元2016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為抑制國際油價下跌,17個產油國於4月17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原油凍產會議,但是,會議沒有就限制產量達成一致協議。隨後,國際油價一度大跌近7%,同時引發全球股市一度下跌。

4月17日的多哈原油凍產會議未達成協議,美國WTI原油期貨盤中一度下滑6.8%,為兩個月來最大跌幅,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跌7%。

亞洲交易時段4月18日早盤,國際原油市場開盤下跌6%,盤中跌幅一度超過7%,之後跌幅逐漸收窄。北京時間18日17時45分,美國WTI原油期貨跌幅近3%,價格大約為每桶39美元;布倫特原油跌幅2.32%,大約為每桶42美元。

美東時間4月18日下午(北京時間4月19日早上),美國WTI原油5月期貨收盤跌0.58美元,跌幅1.44%,報每桶39.78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6月期貨收跌0.19美元,跌幅0.44%,報每桶42.91美元。

多哈原油凍產會議未果  相關討論將持續

多哈原油凍產會議於美東時間4月17日早上8點23分正式開始,與會的17個國家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和其它一些產油國。

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報導,會議上各國的主要分歧是伊朗和其它產油國是否應該參與凍產,沙特表示,如果伊朗不參加凍產,沙特也不凍產。伊朗曾在會前宣布不參加多哈凍產會議,伊朗石油部長讚加內17日說,伊朗要恢復其在國際原油市場的份額和產出。

據悉,在此次會議召開之前,一些產油國對達成協議持樂觀態度,但臨近原定召開時間的時候,由於伊朗問題,會議決定修改草案,導致會議延遲召開,而且會議最終仍未能達成協議。多哈凍產協議如果達成,產油國的原油日產量平均值將不超過1月份水平,產量凍結將持續到今年的10月1日。

目前,與會的17個國家的原油總產量是平均每天5600萬桶,占全球產量的一半左右,原油銷售收入直接影響各國的財政收入。從2014年6月開始,國際油價一路大跌,美國原油價格從每桶110美元的最高值大跌到40美元左右的水平。此次凍產協議的目的是通過限制生產規模以支撐原油價格。

多哈原油凍產會議結束以後,卡塔爾能源部長薩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在6月份之前,OPEC成員國內部以及OPEC成員國與其它產油國將繼續進行磋商。尼日利亞石油部長卡奇武庫表示,6月份在維也納召開的OPEC大會將繼續討論產量凍結問題。

股市一度受影響大跌  之後回升

多哈原油凍產會議未達成協議導致國際油價大跌後,全球股市也隨之應聲下跌。亞洲股市方面,4月18日開盤,日本日經225指數下跌1.9%,韓國首爾綜合指數跌0.66%,香港恆生指數盤前跌0.9%,大陸A股的滬指和深證成指跌幅都在0.64%左右。

18日收盤,日經225指數下跌3.4%,韓國首爾綜合指數跌0.33%,香港恆生指數跌0.7%,滬指和深證成指跌幅分別為1.44%和1.53%。

歐洲股市18日開盤均下跌,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下跌1.2%,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3%,法國CAC40指數下跌1.5%,德國DAX30指數下跌 1.2%。但之後上漲,當天收盤時漲幅分別為0.4%、0.13%、0.26%、0.72%。

美股4月18日開盤也出現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跌0.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4%、標準普爾500指數跌0.21%。之後的走勢同歐股相同,收盤時走高,漲幅分別為0.6%、0.44%和0.65%。

4月19日,亞洲股市開盤上漲,日經225指數開盤漲1.9%,韓國首爾綜合指數開盤漲0.3%,香港恆生指數盤前漲1.3%,滬指和深證成指分別上漲0.44%和0.47%。

分析師預計國際油價走勢

法國巴黎銀行4月18日預計,油價將跌到30到40美元區間。法國巴黎銀行旗下證券部門Exane BNP分析師Alex Topouzoglou認為,不要期待產油國未來會合作減產。

法國外貿銀行原油市場分析師AbhishekDeshpande預計,國際油價可能幾天內就會跌到每桶30美元。

歐亞集團全球能源自然資源總監Bruno Stanziale預計,油價不會跌到每桶25美元。

瑞銀商品分析師斯陶諾沃認為,布倫特原油價格今年第二季度可能將跌至每桶30美元,但12個月後可能反彈到每桶55美元。#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美油雙彈 外資動向成台股焦點
產油國集會在即 油價飆破43美元
國際油價大漲激勵 美股收盤上揚
產油國集會前夕 OPEC警告供油仍過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