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市公布需加固清單 1.35萬公寓不耐震 

人氣 19

【大紀元2016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純之編譯報導)日本和厄瓜多爾近日的大地震再次提醒人們,一個結構安全的房子在大地震中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別。洛杉磯市花了兩年時間進行檢查,近日出臺了一份需進行抗震加固的房屋清單,清單包括了1.35萬幢所謂「軟結構」的公寓和康斗。

這些「軟結構」公寓都有一個脆弱的一樓,通常是停車房,這類房子是從二戰後在洛杉磯擴建中開始流行的。但是,這些房子事後證明一點也不耐劇烈震動,在1989年的北加Loma Prieta地震和1994年的北嶺地震中,這類建築倒塌很多,其中一幢軟結構房倒塌後導致16人死亡。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洛杉磯建築官員詳細查看了數萬條城市記錄,一個街區一個街區的走訪鑑定這些房屋。清單上的房屋主人都得到了通知,其中許多房子已經開始了翻修,一幢房子的翻修費用大約需要13萬美元。

地震專家說,翻修軟結構房不僅對房屋安全很重要,而且也是洛杉磯可負擔房儲備的重要一步。因爲,如果一場大震房子就都倒塌,那對城市恢復來說會是一場災難,地震專家瓊斯博士(Dr. Lucy Jones)強調,一場北嶺地震就破壞了4.9萬個公寓單元,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軟結構建築。

*30年前也曾公布翻修清單

一些業主組織反對公布這些數據,他們說,清單可能不完善,進一步檢查可能顯示一些建築不需要翻修。

但是地震安全專家說,這個初步清單向公衆提供了他們所住房屋的重要安全信息。瓊斯說,如果不知道,就不會進行加固。她認爲產生這些紀錄的過程會幫助洛市明白什麼是真正需要做的。

一些租房權利組織支持公布加固房清單。經濟復甦協會(Coalition for Economic Survival)執行經理格羅斯(Larry Gross)說,如果居民打算租房子,他們應當知道房子的安全情況。在洛縣此網頁下輸入街名、地址,可查看出租屋是否在清單上https://www.ladbsservices2.lacity.org/OnlineServices/?service=plr

30年前,洛杉磯要求8,000幢有可能在大地震中倒塌的磚結構房進行加固。當時,這些房屋的地址也做了公示,結果引起業主一片嘩然。如今,這些磚房幾乎全部都加固或拆除了。在北嶺地震中,無人死於磚結構建築破壞。

*清單上一半多房在聖佛南多谷和西邊地區

今天,在北嶺地區還有很多軟結構房。據《洛時》分析,加固清單上有3,200多幢建築位於聖佛南多谷(San Fernando Valley),至少包括了7.5萬個住房單元。

清單還包括了至少55幢含100單元以上的大型建築,其中超過一半位於405高速公路以西的聖佛南多谷。

好萊塢、韓國城周圍以及帕姆斯(Palms)、馬威斯塔(Mar Vista)、西洛杉磯和威尼斯等西邊(Westside)社區也有很多軟結構房。分析說,清單上超過一半需加固房位於聖佛南多谷和西邊。

比如,帕姆斯地區的Mentone大街上,6個街號的公寓就有90多個居民地址列入了加固清單。類似的情況在附近其它居民區也出現了。

*當年軟結構房流行有原因

20世紀30年代,磚結構房是最常見的建築形式。而軟結構房開始變得流行,是在20世紀50、60、70年代,尤其是在那些發展迅速的地區。

加州現代建築歷史專家海斯(Alan Hess)說,當初,軟結構房因爲能在一個相當小的地塊上同時提供停車空間和多住房單元,而被讚爲可負擔、效率高的房子。

隨着人口和小車中心文化爆發,這類建築就開始在未開發區和郊區大量興起,因爲既可以停車,建築起來也容易和便宜,因此也滿足了房主和租戶的需求。但是,到了70、80年代這種軟結構房就漸漸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多單元建築,以便在更小的地塊上建更多房。

海斯說,軟結構房的開發被遏制,並非是因爲發現其結構脆弱,而是因爲地價越來越貴,尤其是帕姆斯地區。整個洛杉磯地區,20年代是平房居多,後來平房就被拆除建軟結構房,到70、80年代,又有很多軟結構房就被拆掉建更高的大樓,樓內的房屋單元密度也越來越大。

*翻修命令執行期限

上個月,建築業主接到關於新翻修法令的禮貌性通知。從5月起,洛市16個單元以上的軟結構公寓樓業主會接到首批正式翻修令,第二批是三層以上的軟結構房,然後是剩下的建築。

從接到翻修命令開始,業主們有兩年時間,或是提交證據說明房屋無需加固,或提交翻修、拆除計畫。接到命令3年半內,業主們必須獲得翻修許可。整個翻修必須在接到命令後的7年內完成。

*翻修資金如何解決

業主組織已經主持了一些研討會幫助指導翻修過程。結構工程師們還舉行了在線研討並彙集了一些常見問題。上週地震翻修資源會回答了關於承包商和融資的問題。

大洛杉磯公寓協會(Apartment Assn. of Greater Los Angeles)代表克拉克(Jim Clarke)說,如何籌措翻修費用仍然是很大的問題。

法令規定業主負責翻修成本,可能在6萬到13萬美元之間,更大的建築可能成本更大。不過,洛市最近同意業主將一半翻修成本攤給租戶,每月可提高房租最高38美元。

議員們還尋求其它經濟援助,比如稅收減免或以財產稅返還貸款等方式。克拉克說,許多業主都是老人,他們把退休金都投入到一幢公寓中,生活在其中一個單元中,靠出租其它單元生活。他們可能負擔不起這麼大一筆翻修費。因此他號召議員們繼續努力安排翻修費用的經濟援助。

他說:「公布清單和法令只是開始,我們要集中完成任務,儘量找到辦法支付這些工程。」◇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舊金山軟層建築業主 須交防震評估
地震不是狼來了 加州房主當固房抗震
加州房屋加固抗震補助 新增1000名額
地震局今年推出新險種和賠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