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16嘉義縣義竹鴿笭文化季開籠起飛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4月2日上午由縣長張花冠(前排右4)、義竹鄉長顏蔡淑惠(前排右2)、縣議員黃金茂(前排右3)蔡信典(前排右1)蔡瑋傑(前排右5)等人主持開籠儀式。(蔡上海/大紀元)

人氣: 5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上海臺灣嘉義報導〉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4月2日上午由縣長張花冠、義竹鄉長顏蔡淑惠、縣議員黃金茂等人主持開籠儀式後,正式「起飛」。這項在地方傳頌近百年的賽鴿笭傳統,是各庄頭交流情誼的特殊活動,村民們摩拳擦掌,準備一較高下。

位處偏鄉的義竹鄉,每年利用農曆二、三月東北季風減弱的農閒期間,各聚落都會製作重量不一的木笭,讓鴿子揹在背上高飛,一較高下,又稱「賽鴿笭」、「粉鳥笭」,藉此凝聚各村落及居民間感情。背上木笭的鴿子迎風飛翔時「嗡嗡嗡」作響,十分有趣,比賽期間視天候狀況約2週至1個月,已成為義竹地區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動。

張花冠等人2日上午主持開籠儀式,新科立委蔡易餘也到場致意。學童在師長陪同下體驗鴿笭黏土手作筆筒及彩繪,製作黏土鴿笭工法細膩,小朋友眼手合一,現場並請來鴿笭師傅謝榮哲展示木笭製作工藝,一刀一鑿,作工精緻。

嘉義縣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趙麗娜指出,製作木笭需要細膩的功夫,時間又長,謝榮哲是目前台灣極少數還在製作鴿笭的老師傅,因製程繁複,利潤低,傳統技藝日漸式微,希望透過現場製作教學,吸引更多人對傳承技藝的重視。

張花冠說,義竹有句俗諺:「紅腳飛高,查甫囝仔中狀元;紅腳飛低,查某囝仔找到好婆家」,「紅腳」指的就是鴿子。賽鴿笭已融入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是生活記憶,更是極具保存意義的文化資產,歡迎民眾有機會走一趟義竹,體驗鴿笭高飛、木笭嗡嗡滿天作響的特殊景致,絕對有別於一般活動體驗。◇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4月2日上午舉行開籠儀式,正式「起飛」。現場並請來鴿笭師傅謝榮哲展示木笭製作工藝,一刀一鑿,作工精緻。(蔡上海/大紀元)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4月2日上午舉行開籠儀式,正式「起飛」。現場並請來鴿笭師傅謝榮哲展示木笭製作工藝,一刀一鑿,作工精緻。(蔡上海/大紀元)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開籠儀式現場所展示的全台獨具特色的鴿笭。(蔡上海/大紀元)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開籠儀式現場所展示的全台獨具特色的鴿笭。(蔡上海/大紀元)
小朋友聚精會神的參與鴿笭彩繪比賽。(蔡上海/大紀元)
小朋友聚精會神的參與鴿笭彩繪比賽。(蔡上海/大紀元)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4月2日上午舉行開籠儀式,左上角為鴿子揹著鴿笭正式起飛。(蔡上海/大紀元)
2016年義竹鴿笭文化季4月2日上午舉行開籠儀式,左上角為鴿子揹著鴿笭正式起飛。(蔡上海/大紀元)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