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孕婦染茲卡病毒 居民暫無風險

人氣 108

【大紀元2016年04月24日訊】舊金山公共衛生部門官員4月22日表示,舊金山發現首例孕婦感染茲卡病毒案例。衛生官員表示,鑑於這位婦女最近曾造訪中美洲疫區,為輸入型病例,目前其他人並無感染的風險。

衛生部門官員稱,被感染的孕婦被檢驗出茲卡病毒陽性,她目前沒有發燒的症狀,目前正在評估病毒感染對胎兒是否有影響。

衛生部門表示,茲卡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會導致感染者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紅疹及紅眼病等中度症狀。茲卡病毒主要的威脅是,孕婦感染者可藉由母嬰傳染,導致嬰兒出現小頭症畸形。

舊金山市衛生官員托馬斯‧阿拉貢(Tomas Aragon)醫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舊金山並無茲卡病毒流行之虞,對其他居民也無感染的危險。阿拉貢說,建議孕婦推遲造訪茲卡病毒疫區的計畫,每一個到疫區訪問的人,一定要慎防蚊蟲叮咬。

傳播茲卡病毒的伊蚊,也是導致登革熱傳播的宿主,衛生部門強調稱,在舊金山並未發現這種蚊子。

這名孕婦也是舊金山發現的第2例茲卡病毒感染案例,目前2例感染者都曾經造訪過疫區,因此均為輸入型病例。

舊金山發現的第一例茲卡病毒感染者是在2016年的2月4日,這名婦女感染者被發現時,也是剛從中美洲回到舊金山,目前她已經完全康復。

目前茲卡病毒盛行的疫區涉及多個國家,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區,以及一些太平洋島國。

茲卡病毒引起全世界關注,皆因巴西發現出生的小頭症嬰兒遽增,科學家們認為很可能與母親感染茲卡病毒有關。但也不是每一位受茲卡病毒感染的孕婦都會導致嬰兒小頭症畸形,目前科學家對茲卡病毒母嬰感染的機理所知甚少。

此外,茲卡病毒還發現可以藉由性行為傳染,包括男女性行為和同性戀性行為。目前茲卡病毒沒有疫苗,全球正在積極開展對這一病毒的研究。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王洪生

相關新聞
茲卡病毒  赴中南美東南亞要防蚊
德國成功研發第一種茲卡病毒血液篩檢法
打擊茲卡病毒 聚焦以輻射讓雄蚊不育
美國驚現首例性接觸感染茲卡病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