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資本外流放緩但仍臨壓力

——預計2016年近7000億澳元資金撤出中國

人氣 59

【大紀元2016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伊蓮悉尼編譯報導)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在本週最新公布的一份報告中預計,由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國際投資者將在2016年從中國撤出5380億美元(6970億澳元)資金。儘管這與去年的6740億美元相比減少了五分之一,不過如果市場擔憂再次出現人民幣「無序」下跌,或將導致資本外流再次提速。

據悉尼晨峰報報導,報告特別提及了人民幣匯率下跌可能導致的資本外流加速。「人民幣匯率的急劇下跌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全球風險資產拋售,以及證券投資資本從新興市場撤離」。

報告還認為,大量資本流出中國對新興市場總體上的影響至關重要,一方面是因為其規模龐大,另一方面是因為持續外流可能引發更多的匯率波動,從而將引起新的一波資本外流。 此外,「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導致其他新興市場的一輪競爭性貶值,特別是在那些與中國有著密切貿易聯繫的國家。」

國際金融協會提及中國官方為緩解對人民幣走勢擔憂所取得的進展時表示,中國強調目前的重點是人民幣相對一攬子貨幣的價值,而非僅僅是相對於美元的價值。

然而,一個「重要的未知」是中國外匯儲備額開始讓監管當局擔心的臨界點。一旦低於這個臨界點,政府可能要麼讓人民幣再次貶值或者明顯收緊資本管制。

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從2014年6月的4萬億美元降至2016年2月的3.2萬億美元,這個數據與其他大多數國家相比算是高位。不過換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方法計算,實際儲備與必備儲量之間的差額,已從不到兩年前的50%下降至15%。

國際金融協會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持續大量的資本外流將導致中國官方儲備降至不得不實施嚴厲資本管制的水平。」

目前,中國資本外流速度有所放緩,三月份大約有350億美元資本外流,今年前三個累計總量約為1750億美元,遠低於去年下半年的水平。

責任編輯:堯寧

相關新聞
物價連漲 中國經濟「滯脹」來臨?
網傳中國經濟不能說破的五大困局
美媒:西方經濟學家幾乎無人看好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奇蹟的核心秘密:變賣土地(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