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貴:被禁的電動車 沉默的羔羊

人氣 1224

【大紀元2016年04月04日訊】廣州、鄭州等多地對電動車進行限制打壓,廣州甚至出台了對電動車摩托車「五禁」,禁售、禁油、禁行、禁停及禁營運),其中對於電動車首次明確規定全市範圍內禁止銷售,無論其是否符合國家標準,違者按每售一輛處以2000元或者最高5萬元的罰款。國家政策中生產電動車不犯法,銷售電動車卻違法。結婚不犯法,過性生活犯法,這真是一個奇葩的國家。

對電動車的禁運,首先躺槍的就是廣大送快遞的送貨員,他們有的不得不用古代的木板車拉貨跑快遞,成為城市一道滑稽的風景線,其次受影響的是買不起汽車的市民。電動車生產銷售在全國都是合法的,以前在廣州銷售、運營也是合法的,現在卻非法了。

那些被銷毀的電動車和被拘捕的快遞員,讓我想起了夏俊峰、崔英傑,以及無數被剝奪生存空間,走向絕望的底層人,他們如草芥如塵埃的命運。

電動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與汽車相比,更加綠色環保,因為經濟實惠受到老百姓的喜歡,也得到快遞員們的喜歡,目前,全國電動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2億輛,事實證明電動車是安全、環保的交通工具,地方政府以安全為由封殺電動車顯然站不住腳。

有人說為什麼在台灣沒有禁電動車?因為人家是民主社會,一項政策的出台,得徵求老百姓的意見,而不是領導拍腦門。如果電動車真的是比其他交通工具危險,是為了老百姓好,那麼,請拿出一個城市,交通事故中電動車出事故的比例。請以數據說服老百姓,一項政策出台的合理性。

李克強總理上台以來,就主張簡化政府行政審批手續,讓社會運轉效率更高,但地方官員的做法卻恰恰相反,處處與民為敵,處處與民爭利。這一回禁電動車事件不知道是某位領導頭腦發熱,還是背後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我們不得而知。

廣州禁止電動車、摩托車掀起軒然大波並非偶然,因為這是個聽長官意志的社會。從運管禁止滴滴打車到這次廣州禁止電動車,地方政府的每項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政策,從來看不到事先徵求老百姓意見的舉動。(那些請了幾個群眾演員一直贊成漲價的聽證會除外)。不管是西方虛偽的民主還是咱們為人民服務的真正的民主國家,尊重民意,不折騰老百姓,不魚肉老百姓,是施政的起碼要求。

與此同時,如這次禁電動車的快遞送貨員一樣,政府政策利益受到損害最大的人群,面對公權力的打壓,就如那位氣憤的快遞小哥自己把電動車砸了一樣,他們現場的抗爭幾乎是不堪一擊的。他們永遠是沉默,永遠在做沉默的待宰的羔羊!他們的話語權被屏蔽、被剝奪,也許這一次禁電動車政策會因為社會輿論壓力壓力調整,但這樣的運行機制下,下一次又是什麼事件影響這群沉默的羔羊的利益呢?

過期疫苗、禁電動車等事件告訴我們,你可以不關心政治,但政治關心你。如果今天做沉默的羔羊,明天就是待宰的牲口!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莆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