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大亨:誠實正直報導 即媒體存在要義

人氣 121

【大紀元2016年04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安波士頓報導)什麼是媒體的未來?媒體的未來又會是怎樣的發展航向?

3月31日,媒界大亨馬蒂·貝倫(Marty Baron)受邀來到波士頓東北大學,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此次座談會由東北大學校長約瑟夫·奧恩(Joseph E. Aoun)主持,並且採用面對面提問的方式展開。近一個半小時的採訪,大學主校區East Village 17樓門庭若市,座無虛席。

貝倫是一名在媒體界擁有40年資歷的記者,也是一名榮獲「普利策獎」的編輯和數字媒體創新者。他曾服務並領導過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al)、邁阿密先驅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等,2013年加入華盛頓郵報後帶領該團隊獲得了三個「普利策獎」。

媒體的未來

在以「媒體未來」為主題的座談會中,貝倫說:「媒體的未來是變化的,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變化著。」即使如此,他還是想從必須堅持不變的東西開始談。

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媒體的任務是播報事實。在這個資訊化大爆炸的時代,媒體控制和掌握著大部分事件內容——什麼時候發生,為什麼會發生,有哪些人參與其中。用誠實和正直的心去報導這一切,就是媒體存在的意義。貝倫說:「我們在追逐真相中失敗,往往是因為我們擔心自己不再受歡迎,違背讀者、觀眾或一些有權勢者的興趣。可是如果放棄我們傳播真相的底線,社會公眾同樣也不會原諒我們。」

在談及媒體的未來發展時,貝倫表示,在未來只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媒體會變化,並且比以前更快的速度變化。他建議各不同媒體機構,若想在未來仍有一席之地,最好能夠開拓新的移動數字媒體市場,更好地傾聽和觀察觀眾的主要關注點。

Q & A 提問

在提問環節中,不少人提及目前社交網站發展勢頭迅猛,是否應該將運營好社交網絡放在首要位置?貝倫回答說像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介是幫助人們進行對話。現在播報故事的形式轉戰到網站上了,這確實是現在媒體轉變的一個趨勢,觀察這些社交網絡的發展,真正地理解讀者觀眾在社交網站上所需要的,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對話。

由於現場有許多唸新聞和教育的學生,因此校長奧恩代表他們問貝倫,作為一個媒體及新聞工作者,他希望求職者應具有怎樣的技術與素質?貝倫回答說:「以前我們會找尋那些有很好的寫作和溝通功底,並且能夠快速地從我們身上學習的人。但是現在,我們希望找到一些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東西的,他們能教我們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例如會掌握我們所不熟悉的技術方面的技能等。」「想要成為一個媒體工作者一定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和不畏探索的心,努力學習各方面的東西。你學得越多,你就會發現其實你懂的很少。」貝倫以這樣的一句忠告作為結束語,引得掌聲久久不息。更多詳細內容可查詢網站http://www.northeastern.edu/news/2016/04/the-future-of-media-is-changing-and-changing-fast/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紐約座談數字化的力量 致媒體與政治變遷
何清漣揭中共操控海外華文媒體 中國「大外宣」崛起?
中國媒體開天窗抗議的意義
中國官民齊用VPN翻牆 方濱興親自示範撞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