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博:股市突然暴漲,是多頭陷阱嗎?

人氣 1816

【大紀元2016年06月01日訊】在2800點關口橫盤了15天的最大莊股——「深滬大盤」,終於在今天(5月31日)選擇了方向:放量向上突破。

上證指數大漲了超過3%,深市三大指數則上漲了大於或等於4%,兩市成交都接近翻倍。

這是「國家隊」遲疑多天之後做出的決定,他們必須把「球」大腳踢開自己的「禁區」,否則太危險了。久盤必跌,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主教練」當然也知道。

最近利空比較多: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其他主要貨幣在升值,所以算不上利好,只能帶來心理上的利空),美聯儲加息風聲日緊,中國的貨幣政策重返「中性」。

但利好也是有的,比如:1,A股可能在6月中旬納入明晟指數(MSCI);2,深港通開通在即,有媒體猜測,很有可能在6月14日明晟指數宣佈決定之前。

這兩個利好如果兌現,對券商股和保險股將構成比較大利好。原因很簡單:如果A股「引水成功」,股市交易量增加,利好券商股;保險公司本身就是A股的「大玩家」,他們早早就坐在轎子上了,抬轎子的人多了,他們當然爽。這其實就是今天兩大領漲板塊的邏輯。

「國家隊」主導的這輪反彈可謂巧妙,有輿論在前:「滬股通」資金的持續流入。雖然金額不大,但可以被解釋為「外資抄底」。「外資」歷來是A股市場內褲外穿的「超人」,他們往往能在底部精準買入,在頂部精準逃離,所以很有號召力。

連續幾天流入了一共幾百億資金,就可以完成救市的前期鋪墊,這當然非常划算了。

當然,上面都是我的猜測。

下面再來說說A股納入明晟指數的問題。這個話題去年5月闡述過,但很多讀者希望我再說一遍。

世界上有上百個股市,無數的指數。指數之所以有必要存在,是它能給大家一個參照系,讓大家評估股票或大勢。指數之間存在競爭,優質的指數往往就成為投資機構必須跟蹤的參照物。

明晟指數(MSCI)是由美國明晟公司(前身是摩根士丹利指數服務公司)編製的一系列金融市場指數,由於信譽卓著而成為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據估計,追蹤MSCI指數的基金公司多達近6000家,資金總額達到3.7萬億美元。

當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股市被納入明晟指數後,很多基金公司會根據權重被動配置資金。換句話說,如果A股納入明晟指數,會有一定量的資金按照權重被動買入A股。當然,由於中國資本市場沒有對外開放,外資進入A股仍然通過QFII和RQFII,所以流入資金的上限還受到額度制約。

如果A股成功在今年納入明晟指數,早期也只能佔新興市場權重的5%,潛在流入資金約240億美元,也就是大約1500億人民幣。但這些資金不會一步到位,只能緩慢流入。從長遠看,給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可能超過萬億元人民幣,但需要5到7年的時間。

跟明晟指數構成競爭關係的是「富時指數」(FTSE),2015年5月26日,英國指數公司富時集團宣佈,中國A股將被納入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指數,A股在新指數中的初始權重約為5%,國際投資者全面進入A股後,權重將增至32%。

富時指數的影響力小於明晟指數,當時有機構測算說: A股納入富時以後,大概會新增相當於350億人民幣左右的需求,如果在未來資本市場完全放開的條件下,最多可以新增4500億左右的新增需求。

所以,即便是6月14日明晟公司宣佈將A股納入明晟指數,也算不上一個多大的利好,它對A股的作用像一副中藥,將在未來幾年緩慢發揮作用。跟它作用疊加的,當然還有富時指數。

但關鍵問題是,A股還要更便宜一些,否則明晟指數和富時指數很難繼續增加A股的權重。投資者如果因為這些指數盲目增加A股比例,最終大面積虧錢,指數公司的信譽是會受損的。跟蹤這些指數的大機構,有著非常大的話語權,此次中國證監當局曾通過明晟指數公司見了一些大機構,並接受了他們一些建議,比如改進停復牌制度等。

那麼,如何判斷今天A股的反彈?其實上文已經做了分析:這是在風高浪急的6月,國家隊的一個「大腳」,把球踢出自己的「禁區」,否則馬上就要出大亂子。而明晟指數和深港通,是這次「大腳解圍」的機會。當然,還有養老金的入市。

A股納入明晟指數和開通深港通,都不是實質性利好,都只是誘多的題材而已。A股仍然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主要來自政策:1,央行貨幣政策有可能導致市場利率走高,若如此,A股還要跌;2,管理層繼續在去槓桿,為資產價格擠泡沫。

所以,這個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搶籌,也不是追高,而是何時減倉。

文章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中共央行收緊貨幣?分析:樓市股市或大變
美國6月可能升息  歐洲股市收黑
美國加息預期升溫 衝擊大陸股市
人民幣貶值 大陸樓市股市將被波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