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股第3次被拒絕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人氣 79
標籤: , , ,

【大紀元2016年06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A股第三次被拒絕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MSCI今年3月末宣布將重新討論是否納入A股之後,市場有關A股能否入MSCI的猜測一直未斷,業界人士表示因此出現多頭空頭對峙。

MSCI於6月14日在電話會議中宣布,暫時不把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內。

MSCI同時提出A股的三個問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QFII)有資本贖回限制、上市公司停牌問題、對於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這些都影響A股被納入新興市場指數。

MSCI指數是國際投資者使用最多的基準指數之一,涵蓋70多個國家的超過148,000支股票的每日指數,包括髮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全球影響力很大。

MSCI曾於2013年啟動了對是否納入A股的討論,2014年和2015年6月均宣布A股不能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原因是大陸股市還有一些重大問題需要解決。今年3月30日,MSCI於宣布重新程序,就是否將大陸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進行討論。

之後,市場分歧不斷。5月份,高盛認為A股被納入的概率為70%,摩根士丹利認為概率有50%。美銀美林今年3月預計A股不太可能被納入MSCI指數。

香港《明報》6月7日引述分析表示,MSCI透露6月15日宣布結果當天不會召開記者會,只進行全球電話會議,今年A股入MSCI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另外,MSCI亞洲研究部主管兼董事總經理謝征儐表示,大陸交易所是否取消對與A股掛鉤的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這一點至關重要,是MSCI的底線。

多頭空頭對峙?

香港《信報》6月13日報導,新加坡富時中國A50期指6月合約,於5月23日突破10萬張,5月30日暴增至50多萬張,並持續上漲至一度超過57萬張,總值超過418億元。

報導表示,流入的資金包括索羅斯駐港基金SFM HK Management等國際背景對沖基金,還有中資背景基金和投資公司,以及持有大量A或H股的長倉基金。

Markit和彭博數據顯示,追蹤A股的海外最大RQFIIETF基金——南方富時中國A50ETF,其做空比例在5月短短一個月時間就飆升至之前的五倍,達到6.1%,為2015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

但是華爾街見聞近日報導,5月30日南方富時中國A50ETF接到超過2億個基金單位的淨申購,大約有20億元資金淨流入,是近一年來接獲的單日最大額申購。之前一週,該基金曾接獲過5600萬個基金單位的淨申購。

A股第三次入MSCI失敗 金融界反饋

MSCI宣布不納入A股當天(北京時間6月15日凌晨5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跌超過200點,報6.6001,創近五年半新低。在岸價和離岸價均發生下跌。但是當天A股收盤未出現跌勢。

BBC報導,分析師們表示對MSCI明晟公司再次拒絕A股的決議不感到驚訝。

瑞銀之前預計A股會入MSCI,所以事後瑞銀認為A股有下行風險,並建議中國政府應該放寬對資金流出的管制。

美銀美林表示,MSCI的角色主要反映市場參與者的意見。

富達亞太區投資總監凱瑟琳.楊恩預測,未來A股可能會被納入MSCI,但可能是部份納入,而且要花費幾年時間。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陸股納MSCI衝擊台股  金管會:影響有限
MSCI再次拒絕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
A股入摩失敗 台股平盤震盪
MSCI不納陸A股  台金管會:對台影響不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