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收市回升 傳中資行干預

人氣 1929

【大紀元2016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截至6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三天被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也隨之走跌。但6月1日當天午後即期匯率轉而回升,業界傳可能是有中資行干預。

6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889,比前一個交易日跌99點,為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創2011年2月15日以來最低水平。

之前5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790,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貶值6點;5月30日大幅下調294點,報6.5784。兩天來人民幣即期匯率都隨之下跌。

但是,6月1日上午公布中間價後,午後人民幣匯率開始止跌回升。當天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5821,比前一個交易日下午4時30分收報的6.5846上升25點,比夜盤11時30分最後成交價6.5783下跌38點。

人民幣離岸價也是同樣趨勢,早間一度險跌破6.6大關,最低貶至6.5990,但午後回升,傍晚6時離岸價報6.5890,僅跌23點。

分析:人民幣匯率回升可能有中資行干預

香港《蘋果日報》引述上商經濟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的話表示,人民幣匯率由貶值轉而回升,可能有中資行干預,但干預力度較小。

央行可能希望在美聯儲加息前,通過下調中間價引導人民幣有序貶值,以免加息後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加速資金外流,但當人民幣匯率下跌幅度過大時,稍加干預,干預力度較小或因為避免過多消耗外匯儲備。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認為,市場對美國加息的預期上升,如果美元繼續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可能會跌至6.6的低位,如果下跌太快,央行可能會有些干預。

5月份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波動較大,5月4日、13日、19日和25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分別大幅下跌378、287、315點和225點。之後26日、27日又分別上調141點和62點。隨後5月30日開始中間價又出現「三連跌」。

美聯儲自去年12月結束7年零利率、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上調到0.25%~0.50%之後,今年上半年一直沒有加息,備受國際關注。

美元加息將起到使市場上美元回流美國的作用,可能會引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並引發相關國家貨幣貶值。

美聯儲近期發布的4月份會議紀要,以及美聯儲主席耶倫在5月27日的講話中,都釋放了加息的信號,但強調是謹慎、緩慢的加息,否則會引起經濟下行。

隨後今年6月份、7月份加息預期上升,其中7月份加息的概率達到62%,創歷史新高。美聯儲接下來最近的一次會議是在6月14日和15日,是否加息備受關注。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 中國人將受到三大衝擊
人民幣中間價觸5年新低 高盛預期再跌3.5%
人民幣中間價逾5年新低 逼近6.58
吳敬璉炮轟股市:整個證券市場是尋租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