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江時代政策 李克強常務會一議題談3小時

人氣 7303

【大紀元2016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書帆報導)6月22日,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一個打破江澤民時代經濟政策的議題與各部門負責人足足商議了3個多小時。

6月22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民間投資政策落實專項督查工作匯報,不同部門、機構共提交的6份大型調研報告和政策建議。這是一個多月前,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的決定。

據陸媒報導,李克強和各部門負責人就這一個議題,足足商議了三個多小時,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很少出現的場景。

各督查組和評估調研單位的報告顯示,一方面,民營經濟貢獻了60%以上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創造了60%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和80%左右的社會就業;但另一方面,多數民營企業又「矮人一等」,地方官員不願也不敢與民營企業打交道。

李克強隨手翻出在國務院督查組報告中所附的數張表格,其中列舉了一家民營企業新建一個項目需要的90項行政審批事項,以及日常經營中需要的56項審批事項。

李克強對此批評說:「這麼多審批項目、涉及這麼多部門,有些都是重複審批。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了,民間投資怎麼能不難呢?」表示該取消的審批就要徹底取消,該給市場的權力就要完全放給市場。

各督查組、評估調研機構共同反映的突出問題還有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李克強在會議上說,這些材料太典型了,要求各部門拿回去認真看,對號入座,找涉及自己部門的問題。李克強再提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推進改革。

導致國有企業勢力不斷膨脹而民營企業不斷萎縮的「國進民退」的經濟政策是江澤民時代的產物,倍受很多經濟學者批評,認為該政策不利中國的經濟發展。目前,中國經濟的惡化正是「國進民退」的惡果。

時事評論員陳思敏在「國企改革繞不開江澤民的問題」中表示,就事論事,所謂的央企國企,更適合稱其為「江系人脈密集型」企業。若以時間大概粗分,2004年之前以江綿恆、江綿康兄弟等為代表透過併購方式,2004年之後以劉樂飛乃至江志成為代表透過金融投資集團控股。江系在國企的人脈金脈根深蒂固、盤根錯節。 ……國企改革,股市、金融穩定事關經濟全局也關乎政局安危。

「國進民退」是中共政府強制干預經濟、加強宏觀調控力度,在銀行貸款、資金上向央企、國企傾斜,使之形成政策性產業壟斷,至使民營企業在該領域市場份額的縮小,甚至於退出。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習近平打破江澤民掌權時升官三大規則
李克強親信一個月內兩次稱嚴查統計數據造假
李克強主持神秘會議 金融監管或有大動作
李克強造勢 當局要建超級央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