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藥劑師為利潤賣藥 聯邦政府委派監管組調查藥店行業

人氣 642

【大紀元2016年07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肖婕、燕楠澳洲悉尼報導)一個由聯邦政府委派的藥房薪酬與監管審查小組正在對藥店行業的管理和銷售情況展開調查,並提出了對藥店為了多掙錢,可能會向消費者推銷他們並不需要的藥品的擔憂。

該獨立調查小組獲悉,藥劑師既是零售商又是醫療專業人員的雙重身份,使得他們在工作時面對的是消費者還是病患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討論文件也提出疑問,藥店向消費者推薦「保健品」、「營養品」這類補充劑是否合適。

該調查小組在週三公布了調查討論文件,呼籲藥店和社區提供反饋,其中包括藥劑師是否應該在向病人提供藥品時發揮更大作用的問題。

該獨立審查小組還徵詢可能的改革措施,如果藥店不限制零售的產品類型,恐將面臨藥品福利計劃(PBS)經費的削減。

另外對於各類補充劑,諸如維生素類等是否應該在藥店出售的問題也是討論的內容之一。一些在藥店出售的維生素藥不具有是否有健康功效的驗證,這可能會誤導消費者,調查文件要求對此進行公眾反饋。

消費者健康論壇負責人Leanne Wells認為,這是一個需要仔細檢查的問題,她說已經有理由擔憂,補充劑藥品被放在藥店的顯眼地方出售。

Wells說如果藥房辜負了信任,不是為了病人的需要而是為了經濟利益而向病人推薦藥品,這對病人將是一個打擊。

消費者健康論壇建議,給補充劑類藥品貼上藥品監管機構確認其治療效果的標籤。Wells說:「如今澳洲人每年花費在藥片和藥水上的錢超過10億澳元,卻並沒有甚麼明顯的療效。」

曾在一間平價連鎖藥店工作的藥劑師劉小姐告訴本報記者:「現在的藥房基本都被幾家大連鎖藥房壟斷,而私人小型藥店已經越來越少見了。藥品的利潤近些年來變得越來越少,導致藥店現在更像是超市,除了賣藥以外還賣很多日常用品,香水等,利潤高些,加上現在代購盛行,奶粉、保健品等很多產品都在藥店出售。所以現在在藥店的藥劑師更像是一名超市收銀員。」

劉小姐還表示,藥劑師的確會被藥房老闆要求向病人推銷特定的產品,或推薦比處方藥廉價的非專利藥品,以獲得更多利潤。劉小姐說,「這種現象在藥店很常見。實際工作跟書本所學往往有差距,我們在大學裡學的是一切為病人著想,而現實工作中更會以銷量和利益為重。」不過劉小姐表示即使推薦保健品和其它藥,還是應依據病人的情況而為。

相關討論文件中希望人們針對是否藥品對一些消費者來說太貴,以及藥店是否應該提供更大的價格折扣的問題,提出反饋意見。

討論文件中還引用了IBISWorld調查公司提供的數據,藥店員工的平均薪酬在20​​12年的時候為5萬5400澳元,不包括利潤份額。藥房出租和租賃的花費非常可觀,尤其在商場和醫療中心的藥房。

該小組將在明年3月向聯邦衛生部長萊伊(Sussan Ley)提交最終報告。

責任編輯:堯寧

相關新聞
衛生部長嚴責Panadol止痛藥加價促澳競消委調查
悉尼好事圍一藥店涉詐騙 老闆資產被凍結
澳洲多種處方藥本月起降價 部份跌幅達60%
藥品放冰箱助保鮮  藥師:反易受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