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消險資進基建的審批 數萬億刺激再現?

人氣 1359

【大紀元2016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近日,針對大陸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當局取消了審批和最低資本金比例要求。業界認為,將保險資金引入基礎建設,相當於繼2008年後的又一次數萬億的經濟刺激,但是與那時又有很大區別。

財經人士黃生7月4日撰文表示,通過釋放保險資金,可以將數萬億資金引入基礎建設領域,意味著一次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

但是黃生認為,看起來好像又回到了過去通過基礎建設投資拉動經濟的老路上,但是這一次又與之前有區別。

過去的基礎建設投資主要依賴寬鬆貨幣政策,也就是依賴印鈔來刺激經濟;此次是引入保險資金。

香港媒體曾經報導,截至2012年年末,大陸貨幣供應量為全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1/4,是美國的1.5倍,多於整個歐元區的貨幣供應量。

與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不同的是,在中國現行的體制下,政府印多少鈔票無需批准,中國老百姓手中的鈔票也因此持續貶值、購買力縮水。

經濟學家鍾偉曾經表示,大陸貨幣超發要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數據顯示,1990年到2013年期間M2(廣義貨幣供應量)從1.53萬億元增加到103.61萬億元,相當於中共央行幾乎平均每月印鈔1萬億元。

黃生在文章中還提到,將保險資金引入基礎建設項目,對於股市來說可能是利空,但同時也是將保險資金引出了虛擬經濟。

此前大陸保險資金中相當一部分是在股市和債市中,將來有幾萬億資金從股市和債市中流出,對股市和債市是利空。但同時這也減少了保險資金對股市債市等虛擬經濟的熱捧。

據悉,大陸從2009年開始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保險公司直接投資股票市場,股票在保險資金運用上所占的份額逐漸增加。也就是說,投保者的錢有一部分要跟著股市的變化而變化。

關於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市場,有觀點認為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也有相關領域的發展。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情況與其它國家存在區別,需要關注的是是否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比如去年夏季大陸股災發生後,有媒體報導,股災導致一些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大幅下降。

有業內人士表示,大陸的股市被嚴重高估,存在下跌的風險。數據顯示,目前A股的市盈率中值高達66倍,處於很高的水平,是世界證券交易市場平均市盈率的2.6倍。

大陸股市充斥著大量垃圾股,一些企業虧損後仍然不退市,主要涉及國有企業。據悉,大陸股市1990年代初創建的時候,有至少一半的上市公司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虧損後仍然可以通過「賣殼重組」、做假賬等方式上市。

去年夏季股災後,就有中共內部知情人士向大紀元透露,股災以及隨後救市過程中的「內鬼」都是掌控國企股的江派利益集團在背後惡意做空所致,企圖通過擾亂經濟攪局。

黃生在文章最後表示,此次將保險資金引出股市、債市,引入基礎建設項目中,是高達數萬億的經濟刺激,但預計這種刺激應該是逐步釋放。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國未來經濟展望 學者籲長痛不如短痛
大陸A股三指數上半年累計下跌超過17%
萬科股權之爭持續發酵 或殃及中小股東
張東園:中共建黨以來十大謊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