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團:白海豚數量減九成

人氣 5

【大紀元2016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心儀香港報導)備受爭議的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本月開始動工,為應付環評,機管局訂立中華白海豚「警戒線」。不過有關注團體批評機管局做法取巧,同時是「紙上談兵」,即使超過警戒線也一樣繼續開工。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批評機管局以大嶼山4個水域的中華白海豚總數,作為機場第三條跑道填海工程的參考基線指標是「紙上談兵」,「港珠澳大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們是沒有做任何東西的。過去8個季度,(海豚總數)基本上都跌破極限水平。」他並批評機管局4個水域的保護區是「A貨」,因海豚的生活環境已被破壞,形容做法是「先破壞後保育」。

他又揭露機管局以取巧方式訂立「警戒線」,選擇最差年份的最差的一個季節的數字,「2015年至2016年的季度,整年目擊率平均數大約是4.8,但是如果只看冬季的話,是1.68,它就只選了1.68。」即是只要每百公里不少於1.86群海豚便不會觸及警戒線,卻不使用3至6月較高數字。根據漁護署最新年度調查每百公里見到4.7群海豚,機管局數字足足低了六成。

洪家耀又說,近年整個西部水域只剩約65條中華白海豚,在大嶼山以北水域則只有10條,相比10年前大幅減少九成,形容情況極度令人憂慮。他指民間團體曾向機管局建議西部水域設立大型海豚保護區(由沙洲龍鼓洲海岸公園延伸至大嶼山西南面索罟群島一帶水域),但當局一直不接納。◇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節能案方疑點多 香港環團促交待
香港環團推無冷氣夜
香港環團促嚴格監測東江水質
地球日 香港環團遊行反填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