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又給1.6萬億能拯救東北經濟?

人氣 826

【大紀元2016年08月26日訊】近日中共國家發改委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以下簡稱《方案》),分年度明確了137項重點工作和127個重大項目,預計總投資規模在1.6萬億元左右,主要涉及交通、能源、水利、工業、農業、城鄉建設等多個領域。據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東北經濟面臨很大下行壓力,其中上半年GDP增速遼寧為-1.0%,黑龍江為5.7%,吉林為6.7%,分別位列全國倒數第一、倒數第三和倒數第六。為此,8月上旬,中共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到遼寧、吉林,副主任何立峰到黑龍江,分別對東北經濟進行了調研,並快速推出了上述經濟刺激《方案》,以圖扭轉東北經濟的頹勢。

2003年至2012年,胡錦濤任中共黨魁期間就曾多次到東北考察經濟,並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構想。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東北經濟在中共中央大力的扶持下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3.4%,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以「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的三年計算,東北三省經濟增速為13.7%,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也分別高於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0.5個、0.5個和0.3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共推出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政策,但東北經濟並沒有因此而有實質性的改變,2009年中共國務院又被迫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給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振興提出了28條意見,為東北經濟規劃了一個美好的未來。然而在中共中央強力大規模經濟刺激4年之後,東北經濟又陷入了快速衰退之中。數據顯示,2013年東北地區經濟增長乏力,並出現了明顯減速,遼、吉、黑三省在全國31個省份的GDP增速排行中全都位於後10名。2014年上半年,東北三省經濟增長頹勢不改,遼寧、吉林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環比均又下降了0.2個百分點,黑龍江的GDP同比增速仍在5%以下。

針對每況愈下的東北經濟,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中共最高當局多次調研東北,並強調「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但均收效甚微。東北經濟發展患上了對政府投資嚴重依賴的綜合症,只要政府減少投資額,東北經濟就會很快衰退,只要政府加大投資額東北經濟就能正常發展。有些學者為東北經濟存在問題給出了清晰的診斷結論: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科技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較大、思想觀念不夠解放……但這都是問題的表象,東北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各級官員嚴重腐敗與道德缺失,尤其是道德缺失直接導致了腐敗現象的大規模蔓延,直接導致了各級官員官僚作風的氾濫,嚴重影響了東北經濟的發展。

在中共屢屢出台政策振興東北經濟的同時,大量的東北年輕人正背井離鄉,通過各種辦法主動逃離東北,這種逃離行為反映出東北人對中共各級腐敗官員的極度失望。一個有「黑土地」美譽的東北,很多對黑土地有眷念之情的東北人都想逃離它,逃離自己的故鄉,這潮流深刻反映出東北的「遊戲規則」明顯缺乏吸引力,它更是無數東北人對中共極度貪腐的抗爭。2015年1月3日,英國《經濟學人》在一篇題為「東北再度告急」的文章中認為,東北地區面臨嚴峻惡化的人口形勢是經濟失速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指出,東北地區每年淨流出200萬勞動力,但中共稱每年東北地區淨流出只有20萬勞動力。可見勞動力人口每年淨流出東北三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今的東北早已面臨著「體制機制死板,經濟下行,人才流失,財政吃緊,社會保障無力,生育率下降,經濟下行」怪圈的威脅,中共的大規模投資,只能緩解東北經濟的暫時困難,東北經濟要振興還要從體制和道德兩方面入手。

中共高層早已意識到嚴重的腐敗與僵化的體制是制約東北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為此進入2016年,中紀委雙規了瀋陽市委副市長楊亞洲;中共「兩會」前後,原遼寧省委書記王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陽先後落馬;4月初,遼寧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蘇宏章落馬。

近日遼寧省鐵嶺市委原書記吳野松和瀋陽原副市長祁鳴正在接受中紀委調查。2016年7月,吉林國資委下屬企業,吉林昊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術因涉嫌單位行賄現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可見東北的反腐已經開始深入到國企之中。

一直以來,東北經濟發展嚴重滯後,除了一些市場客觀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因素其實就是官員腐敗與政治體制束縛。官員腐敗是個人道德大滑坡帶來的結果,更是中共江澤民反人類集團動用國家機器迫害「真善忍」所帶來的惡果。而政治體制束縛主要表現在官員可以隨意干預經濟的發展,目前東北三省國有企業仍佔經濟體量的5成以上,民營經濟受國企的打壓與中共的盤剝,早已失去了應有的活力。所以道德與體制是東北經濟的兩大痼疾,這兩大問題不徹底解決,東北經濟無論投多少次1.6萬億都不能擺脫困境。

其實東北經濟就是整個畸形中國經濟的縮影,東北經濟遇到的突出問題也正是中國經濟當今所面臨的突出問題。當前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喜歡賺快錢,都喜歡一夜暴富,所以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一瘋再瘋。在投機客眼裡,一線城市黃金地段的房子永遠都是稀缺品種,過度投機樓市賺快錢便成了他們的必然選擇,這深刻反映出炒房團體道德水準的缺失。他們以為通過各種炒作方法能賺錢就是好事,這些人根本沒有考慮過廣大工薪階層與供房者的感受,更無暇去體會別人在高房價中承受的痛苦與辛酸。不講道德的中共,現在也開始嘗到了高房價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與痛苦,中共的命運已完全同中國房地產綁在一起了。

中共官員大面積的塌方式腐敗,這腐敗的背後是個人道德的徹底無存,當前絕大多數掌握中國經濟命脈的官員都在想辦法損公肥私,中飽私囊,轉移財產,移民它國,這樣的中國經濟能持續發展嗎?而作為廣大的普通民眾,每天都在想賺快錢,每個人做一切事情都不考慮其他人,不只顧自己舒服,這樣一個群體能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正面作用嗎?而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政治體制遲遲不能推動改革,歸根結底還是當權者道德水平十分低下的問題,很多當權者覺得只有擁有了絕對權力才能最大限度去滿足個人的一切慾望,所以道德無存是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面對不斷下行的經濟壓力,中共最高當局很想把社會資金引入到實體經濟發展中,每輪中共央行的放水都推高了房價,但都沒有使中小企業資金鏈緊張的狀況得到有效緩解,資金也沒有按中共預期那樣流入到實體經濟中。這最大的原因就是資金的掌控者,他們道德水准的缺失。急功近利,為私為我的中共權貴是不會放棄任何賺快錢的機會,更不會去投資實業發展,干實業太苦太累,利潤又低,這絕不會成為他們的選擇。

可見中國經濟或東北經濟要長期健康發展,必須要解決腐敗問題和體制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關鍵是要解決中國人蕩然無存的道德問題。利用依法追究活摘人體器官元兇責任的機會,恢復以「真善忍」為準則的法輪大法團體在中國的合法地位,無疑是全面提升中國社會道德水平的絕佳方法,否則這次1.6萬億又將白給了貪腐官員及其權貴。多少個1.6萬億都不能拯救東北經濟,更不能拯救中國經濟,唯一能拯救中國和中國經濟的只有提升全社會的道德水準。

責任編輯:趙元

相關新聞
經濟面臨危機  李克強向金融業喊話
李克強前「大管家」任遼寧副書記
劉源智囊稱中國經濟有斷崖式崩塌危險
網曝最恐怖危機 河南四川面臨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