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被誤解千年的「男尊女卑」

人氣 73

一提到「男尊女卑」這個詞,現在的人就認為這是孔子主張男人天生高貴,女人天生卑賤,這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其實這是對孔子「男尊女卑」思想的誤解。

「男尊女卑」來自易經,《易經・繫辭》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幹道成男,坤道成女。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探討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經典,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干〕類像:天,男人,老父,君王等,〔坤〕類像:地,女人,老母,妃妾等。

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大地一樣謙卑、包容,厚德載物,無私無怨。同理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須像天一樣,高遠正直,自強不息。

天尊是說天空高遠,公正無私。不是說天自己尊貴。地卑是說大地踏實親切,不分凈污貴賤,易經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卑」是使人感到親切的意思。

男尊女卑的含義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質,女人有女人的特質,決定了男女在家庭中社會上分工的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興隆。「男尊」是男的要做到品格高尚、正直,做到讓人尊敬、尊重。女的要做到謙和、包容,使人容易親近。「卑」在古語中有謙虛、接近、親近的意思。「尊女卑」是倡導自然和諧,陰陽各安其位。所以「男尊女卑」是講男女在人生與婚姻中應該如何和諧生活的道理,而沒有男女不平等的內涵。一個男人品格高尚,女人自然就尊重他,尊敬他,親近他。男人正直高尚,女人謙和寬容的家庭沒有不和諧的道理,在這樣的家庭和社會裡,女人也自然擁有相應的地位而不會被歧視。試問舉案齊眉故事裡的梁鴻會會歧視他的妻子孟光嗎?

孔子在學習《易經》後,寫《易經-繫辭上下傳》。裡面有這樣的描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幹道成男,坤道成女。」說明孔子非常明白明白萬事萬物各安其位的重要性。所以孔子提出來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映的就是這個「位」的關係,意思是作為君就得像君,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孩子要像孩子,各司其職,個安其位。同樣這裡的貴賤和我們現在所說的貴賤也不同,這裡的貴賤指的是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中,社會中所處位置的不同,並不代表能力和身份,更不是思想和地位上的尊卑,這和中國傳統文化裡的〝貴賤平等,天下大同〞的主張是一致的。

現在隨著時代的變遷有很多女子也和男人成了同事,但是男人和女人特質的天生區別還是客觀存在的,精明的上司仍然會根據這些區別給男女不同的分工。後世的人包括一些儒家學者對孔子思想的理解和闡述,往往是他們自己思想與內心的反映,因而有意無意的把他們自己的那些不正的思想強加給了孔子,而把這些都歸於孔子是不公正的。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美東南隨筆】歸正顛倒千年的18大俗語(二)
【美東南隨筆】歷史上嫖娼引發的戰爭
【美東南隨筆】古人對睡覺到底有多麼講究?
【美東南隨筆】什麼是「家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