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牛毓琳獲勝 紐約州眾議院或添華裔眾議員

華人贏得中國城民主黨初選 為奪回華埠眾議院選區邁出重要一步

牛毓琳宣布當選。(蔡溶/大紀元)

人氣: 32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9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星期二(9月13日)的中國城州眾議院65選區民主黨初選中,華裔參選人牛毓琳(Yuh-Line Niou)以較大優勢當選,成為民主黨候選人。如無意外,她很有可能在今年11月的大選中,成為過去40多年來首次進入州眾議院的華裔議員。

在民主黨占據絕對優勢的中國城,這意味著牛毓琳很可能在11月的選舉中當選州眾議員,成為中國城有史以來的首位華裔眾議員。

牛毓琳競選團隊義工在現場拉票。
牛毓琳競選團隊義工在現場拉票。(蔡溶/大紀元)

包括金兌錫、萬齊家在內的多位民代和華人社區社團領袖來到慶功宴現場,牛毓琳感謝市議計長斯靜格、州參議員史葛靜、州眾議員金兌錫、華人社區的社團、工會和勞動家庭黨,以及劉毛淑卿、劉林劍虹、于金山等人。牛毓琳表示,自己很自豪代表華人在這個社區創下了歷史,承諾為為華人、為各族裔的人提供語言服務,更多了解政府的政策。

到晚上10點30分的時候,99%的票已經統計出來,共有8,700多人投票,牛毓琳獲得了2,742張票,得票率為31.77%,比得票1,612張、排在第二位的珍妮花(Jennifer Rajkumar),多出1,130張選票。對於這一結果,亞平會行政總監瞿遠義表示,這是創下歷史,「中國城是華人的選區,本來就應該是華人當選。」他表示,現在華人選區終於有了自己華人的代表,自己很高興。聯合民主黨于金山則表示,自己開始的時候擔心有三個華人出來,最後一個也選不上,但是從投票情況可以看出,在孔子大廈,牛毓琳拿到60%的選票,「牛毓琳能夠脫穎而出,這說明華人越來越懂選舉,知道把選票集中到最有可能當選的候選人上。」

于金山介紹說,在今年4月特別選舉的時候,大家對牛毓琳還不熟悉,那次競選雖然失敗了,但是她打響了名聲。而且上次沒有贏,和總統選舉也有關係,當時大量民主黨員出來投票,而牛毓琳以勞動家庭黨的身分出來選,很多人不認識她,但是那次競選,讓她在民主黨打下基礎,很多人因此認識她。

由於民主黨選民占絕大多數,在這次民主黨內初選的獲勝者,預計將在11月的普選中拿下第65選區紐約州眾議員的席位。

選戰激烈 老人決定誰當選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在華埠最大的票倉——孔子大廈外看到牛毓琳、珍妮花和李宗保的支持者都在積極拉票。在另外兩個華人集中的投票站——孫逸仙131初中和130小學外的街上,也看到三名參選人的義工隊伍,他們大都是華裔老太太面孔,牛毓琳的義工隊伍相對較年輕,而李宗保的助選志工服飾最為規範,他們身穿藍衣白裙或淺色褲,藍衣上鮮明的印著白字「支持李宗保」,看來很是用心。而猶太裔參選人紐維爾(Paul Newell)的助選團隊則避開華埠,只在華埠外圍的東百老匯街區拉票。

這次選舉的投票率與今年4月特殊選舉時基本一致,下午2時半,孔子大廈有300多人前來投票,票站協調人鄭永佳估計結束時會有700張選票;130小學至下午3點半有近230張選票。孫逸仙131初中的投票點至下午3時有150張選票,投票點協調人Michael Misko說,其中95%都是華人選票,今年4月份選舉時出現的20多歲的西方雅皮士則「一個都看不見」,很明顯這些雅皮士只對總統選舉感興趣,對州一級的65選區州眾議員席位,絲毫不感興趣。

投票點協調人Michael Misko認為,今年選舉出現不少新人競逐,導致選民不太了解 自己選區的候選名單,白天投票的以老人居多,「這個選區的官員,看來多由老年人決定誰能當選,難怪參選人都到老人中心拉票。」孔子大廈票站擔任翻譯員多年的陳寬說,孔子大廈的選民大多都是耆老,都很積極參與投票,這是一個好現象,不過老人投票「道聽途說的影響很大,努力拉票的人就會獲得更多的選票。」◇#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