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真的從對中國貿易中獲利了嗎?

人氣 74

【大紀元2016年09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純之編譯報導)據《聖蓋博谷論壇報》報導,喬治‧亞當斯(George Adams)的回收公司每月將南加數百萬噸金屬廢料運往中國,這些銅、鋁和鐵等金屬在中國由廉價勞動力加工成電線、畫框和其它商品,再運回加州。

位於橙縣的這家回收公司展現了加州與環太平洋貿易的關係。亞當斯說:「沒有對亞洲的出口,我們無法存活下來。」他擁有60家分公司,僱用1350名工人,「因爲美國沒有足夠的市場可以回收我們的產品。」

該公司的情況是許多加州外貿公司的典型表現。如今,西方企業對中國存在有巨大貿易不平衡,而隨着工資停滯,美國工人日益焦慮於他們的未來,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也都承諾要重振製造業。而加州企業,尤其不敢想像去壓抑對外貿易的後果。

加州對環太平洋貿易的依賴

加州很依賴與環太平洋貿易原因是:1. 加州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去年對外出口貨物達1650億美元。2. 加州特別依賴環太平洋貿易關係。在全美各州中,加州對亞洲出口最多,每年向亞洲出口710億美元貨物。

3. 南加地區600家公司從事環太平洋貿易業務。這些公司製造了6450個工作,其員工平均年薪7.1萬美元。4. 許多運出加州的原材料,由亞洲公司加工成受歡迎的產品再運回來。

去年,加州運出了價值16億美元的扔掉商品。亞當斯的公司也向中國市場運出了3000萬-4000萬磅從廢棄洗碗機、熱水器和電爐等上面拆下來的鋁、銅等金屬廢料。

川普發誓如果當選,將對中國加重稅。而希拉里則承諾將打破不公平貿易壁壘和市場操縱,逆轉貿易逆差的情況。

對亞當斯來說,從洛杉磯港附近的工廠將貨物運輸到中國比運到東海岸便宜,任何貿易政策的逆轉可能都會造成危險。

與中國間互相依存的關係

加州擁有全美最繁忙的兩個海港,有好萊塢、迪士尼和硅谷,以大量出口影視產品而聞名於世。此外,加州不僅製造電影明星,也是美國的製造業中心(儘管在過去40多年裡,失去了數十萬藍領工人),此地出口的電腦儀器、機械等眾多產品讓芝加哥、底特律相形見絀。中國是美國產品的巨大消費地,而大量去往中國的貨物是通過加州起運的。

1980年,美國和中國交易額僅480億美元,而到去年,兩國之間的貿易攀升到5980億美元。中國不僅是大杏仁和其它特殊商品的首席市場。去年,中國還購買了8.45億美元加州製造的計算機芯片。

亞當斯說,南加的基礎是貿易。「我們有著全美最大的港口,如果沒有大量貿易,港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當然,如果那樣,亞當斯的公司也就不可能存在。

美國自由貿易理念對中國的影響

30年前,美國以自由貿易理念來應對中國經濟的萌芽,培養了中國幾十年來經濟的迅速成長。而中國製造也以其廉價的勞動力成本製造著美國人的生活用品。

從那時起,許多經濟學者即吹捧自由貿易,說設限市場將壓抑繁榮。但現在,中國製造業出現規模,還匆忙推出其自由貿易主張。這造成許多新的擔憂。

美國經濟政策機構(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貿易和製造政策研究室任斯科特(Robert E. Scott)預測,美國在對中國貿易赤字中損失了320萬工作,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也導致85萬工人失去工作。

斯科特抱怨,這種貿易不平衡消耗了美國中產階級,而大公司卻從中受益,可以將製造業轉去更便宜的海外地區。

過去30年,加州紡織和服裝業就業急轉直下,加州時尚協會主席莫泰克(Ilse Metchek)說,我們的協定允許將商品運到海外,再免關稅返回來。很快,加州的零售巨頭都依靠外國工人縫製時裝。

當然,也有學者不同意這種說法。加州州大長灘分校的交易勞力(Trade Labor)專家Jack Hou表示,是從勞動市場轉換成科技市場了。

資金也回流加州

不過,資金是雙向流動的,國際貿易不是單行道。CalAsian商會主任 Sam Driggers說,人們往往忘了也有回報加州的投資。

隨著本國經濟增長趨緩,中國投資者將資金轉至海外投資,而加州成為他們首選的投資地之一。據Rhodium集團,從2000年以來,有162億美元資金進入了加州。這些資金,有的用於在洛杉磯市中心建摩天大樓。

一個例子是加州的頂級出口產品——電影。中國現在每週都有約100家新電影院誕生,未來增長還會更迅速。不過,別忘了中國市場是政府嚴格管制的。中國雖然承諾對美國電影發行放開市場,但其實一直嚴格控制著電影的發行。◇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中國貿易數據失真 出現「黃金偏好」
中國貿易數據意外「強勁」外媒:並不可靠
中國貿易數據出現逆差 資金外流明顯
外媒: 中國貿易數據下滑 股市衝破3千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