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秋專題】發展軌道運輸 台學者:公車可培養運量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吳旻洲/大紀元)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近年各縣市政府雖然積極推動公共運輸,但全台22縣市中,有13縣市的公共運輸市占率仍在10%以下。有學者質疑,目前政府力推前瞻軌道運輸,想鼓勵民眾多搭乘公共運輸,雖然立意良善,但若沒有先用公車培養運量、讓民眾養成搭乘公共運輸的習慣,就直接轉入軌道運輸,通車後很可能會效果不如預期。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表示,軌道建設究竟是需求產生供給?還是供給創造需求?這兩個觀點在運輸學界一直有不同的聲音。他以台北捷運為例,現在運量很高,是因為過去台北用公車培養很好的運量後,轉成捷運才會成功,所以各縣市要發展輕軌、捷運、軌道運輸系統,第一步就是先用公車培養運量,運量夠大之後再來談捷運,這種觀點就是所謂的「需求導向」。

另外一種則是「供給導向」,但運輸與一般商品不盡相同,一般商品是直接消費,但運輸通常是衍生需求,並非有供給的運輸設施,就會產生需求,「今天在荒郊野外蓋了捷運,難道就會有人來坐了嗎?那倒不一定」,因此供給導向,應該是先有都市發展或土地開發的需求,才需要良好的運輸需求配合;此外,像近來常聽到「因為台北有,我們也要有」的說法,也屬於供給導向。

張勝雄說,無論哪個導向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但需求導向解決的是現在的問題,而供給導向解決的是未來預測的問題,但問題不一定存在,但問題不在採用哪種導向,關鍵在於對於土地的使用、運輸系統發展的循環是否預測正確。

他以捷運中山站為例,現在發展還滿熱絡的,但當初規劃時,並沒想到中山站會發展成這樣,導致目前商業區與住宅區凌亂、混雜,而且彼此衝突,顯然捷運局對土地發展需求的預測其實是不準的,所以捷運能成功並非團隊多厲害、預測多正確,只是無心插柳而已。

此外,有人說高鐵BOT是成功的案例,張勝雄也認為,高鐵當初確實是需求導向,當時北高運量非常大,每天飛北高的航班很頻繁,因此建設時確實是需求導向,但是不斷發展就變成供給導向,餅越畫越大、沿線不斷喊出新市鎮開發,運量從當時的每天18萬人次,一路畫到會成長到28萬人次。

結果發展到今天,高鐵一天大約才15萬人次左右的量,而且除了高鐵新竹站之外,其他包括高鐵台南站、嘉義站、台中站旁邊都是荒煙蔓草,「說好的新市鎮開發呢?說好的每天28萬人次呢?」而且新竹站會成長起來,也並非新市鎮開發,而是新竹科學園區的外溢效果。◇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