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秋专题】发展轨道运输 台学者:公车可培养运量

淡江大学运输管理系教授张胜雄。(吴旻洲/大纪元)

人气: 12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7年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近年各县市政府虽然积极推动公共运输,但全台22县市中,有13县市的公共运输市占率仍在10%以下。有学者质疑,目前政府力推前瞻轨道运输,想鼓励民众多搭乘公共运输,虽然立意良善,但若没有先用公车培养运量、让民众养成搭乘公共运输的习惯,就直接转入轨道运输,通车后很可能会效果不如预期。

淡江大学运输管理系教授张胜雄表示,轨道建设究竟是需求产生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这两个观点在运输学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他以台北捷运为例,现在运量很高,是因为过去台北用公车培养很好的运量后,转成捷运才会成功,所以各县市要发展轻轨、捷运、轨道运输系统,第一步就是先用公车培养运量,运量够大之后再来谈捷运,这种观点就是所谓的“需求导向”。

另外一种则是“供给导向”,但运输与一般商品不尽相同,一般商品是直接消费,但运输通常是衍生需求,并非有供给的运输设施,就会产生需求,“今天在荒郊野外盖了捷运,难道就会有人来坐了吗?那倒不一定”,因此供给导向,应该是先有都市发展或土地开发的需求,才需要良好的运输需求配合;此外,像近来常听到“因为台北有,我们也要有”的说法,也属于供给导向。

张胜雄说,无论哪个导向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但需求导向解决的是现在的问题,而供给导向解决的是未来预测的问题,但问题不一定存在,但问题不在采用哪种导向,关键在于对于土地的使用、运输系统发展的循环是否预测正确。

他以捷运中山站为例,现在发展还满热络的,但当初规划时,并没想到中山站会发展成这样,导致目前商业区与住宅区凌乱、混杂,而且彼此冲突,显然捷运局对土地发展需求的预测其实是不准的,所以捷运能成功并非团队多厉害、预测多正确,只是无心插柳而已。

此外,有人说高铁BOT是成功的案例,张胜雄也认为,高铁当初确实是需求导向,当时北高运量非常大,每天飞北高的航班很频繁,因此建设时确实是需求导向,但是不断发展就变成供给导向,饼越画越大、沿线不断喊出新市镇开发,运量从当时的每天18万人次,一路画到会成长到28万人次。

结果发展到今天,高铁一天大约才15万人次左右的量,而且除了高铁新竹站之外,其他包括高铁台南站、嘉义站、台中站旁边都是荒烟蔓草,“说好的新市镇开发呢?说好的每天28万人次呢?”而且新竹站会成长起来,也并非新市镇开发,而是新竹科学园区的外溢效果。◇

责任编辑:尚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