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傳」系列之十五:來俊臣

【奸臣傳】滅人全族 濫施酷刑的來俊臣

作者:皇甫容
充滿活力多彩的天空裡的一片雲(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124
【字號】    
   標籤: tags: ,

武則天時期,還有一個凶殘的酷吏就是來俊臣。他因告密獲得武氏寵信。當時數千家王公貴族、大臣被無辜殘殺,都和他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武氏的扶持下,來俊臣召集數百名地痞無賴專行告密、滅族之事。武則天設立推事院,由來俊臣負責刑訊逼供。他命人製造了很多酷刑工具,任意捏造莫須有罪名,構陷他人,將其置於死地。他和黨羽朱南山等人編撰告密用《羅織經》,專講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 

惡徒發家  武后扶持

來俊臣出生於賭徒之家,少年時就常作奸犯科,不從事任何勞作,專行偷雞摸狗的勾當,是個橫行鄉里的地痞無賴。

一天,他犯盜竊罪,被和州官府抓捕入獄。這個天生帶著奸邪的人,即使在獄中都不安守本分。他常行告密之事,多次向獄吏告發某人還隱藏的罪行。但因其所言捕風捉影,沒有任何真憑實據,官差查來查去都沒有結果。刺史王續就將他痛打了一百杖,以示懲戒。

武則天獨掌朝政後,誅殺了很多大臣,包括刺史王續。王續被殺後,來俊臣趁機繼續告密,羅織莫須有之事,在密報上編造謠言,說他此前因揭發王續罪行,被他痛打的經歷。

武則天看到密告後,破例接見他,認為來俊臣忠心。在武氏的提拔下,來俊臣迅速飛黃騰達。凡是武則天交給他審理的案子,稍有不合他意的人,來俊臣就會採用株連,不管長幼婦孺都要連坐,前後因株連被殺的就高達上千家。

羅織罪名  濫施酷刑

來俊臣召集了數百名地痞無賴,豢養了一批打手,使他們專行告密之事。專為人羅織罪名,即使遠在千里都能實施。他們為誣陷一個人,能派出各地豢養的爪牙同時上告此人,就連羅織的罪狀也都大同小異。不管什麼案子,只要交到來俊臣的手上,很快就會得出結果。

來俊臣和侍御史王弘義、侯恩止、郭霸等人同惡相濟,專事誣告朝臣大夫,不論寒暑,殺人不斷。

武則天在麗景門設置推事院,由來俊臣負責刑訊逼供。當時麗景門也被稱「新開門」、「例竟門」。一旦進入此門,一百個人中都難活下一個人。來俊臣刑訊逼供,他不問人所犯何罪,或以醋灌鼻;或將人囚在地牢、糞便堆中;或將人放入甕中,甕外四周用熾熱的炭火來烤;又或者斷絕囚犯的飲食,被關押的人饑餓難忍,只好抽衣服中的棉絮來吃。種種酷刑慘烈,令人髮指。

另一酷吏索元禮天性殘忍,也是專以誣告、酷刑為能事。來俊臣和索元禮,二人合稱為「來索」,就是抓捕的意思。這二人臭味相投,聯手發明了十種枷刑。其中一種枷刑,叫做「突地吼」,凡是帶上這種刑具,要在地上不住地轉圈,人會很快暈過去。囚犯不分身分尊卑,見到這些刑具都會嚇得魂飛魄散,不得不「誣陷」自己參與謀反。

武則天以高官厚祿重賞酷吏,他們爭著相比看誰更為殘酷。告密的人橫行於光天化日之下。臣子之間也不敢互相說話,在路上遇到只能用眼神示意。

誣陷朝臣  罄竹難書

來俊臣以滅族為能事,他通常先引導人承認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然後奏請武則天下令,再拿著武則天的敕書去審問,被抓之人就會承認強加的罪名,因為這樣做或許還可以減免其他族人的死罪。來俊臣苛刻狠毒,經他羅織的罪狀,不分大人小孩,狀子都是一樣。

他誣告大將軍張虔勖、大將軍內侍范雲仙,並將他們囚禁在洛陽官署,對其施以酷刑。張虔勖痛苦不堪,厲聲斥責來俊臣。他自述戎馬一生於國有功,來俊臣卻命令衛士把他亂刀砍死。范雲仙也痛訴自己歷事先朝不負皇恩,卻遭受不白之冤和極大的痛苦。來俊臣則下令割去了他的舌頭。士子和庶民見到這些場景嚇破了膽,都不敢再說話。

綦連耀與劉思禮等人對朝政有異議,長安縣尉吉頊獲悉此事後,告訴了來俊臣。結果,幾十人受到株連而被滅族。

如意元年(692年),尚書狄仁傑、李遊道、袁智宏等六位元大臣一同遭到酷吏的誣告。來俊臣威脅狄仁傑,迫使他承認莫須有的反叛罪。狄仁傑歎道:「大周革命,萬事維新,唐室舊臣,甘願被殺。反叛是實。」來俊臣才稍微從寬處理。

來俊臣的判官王德壽想升官,脅迫狄仁傑陷害禮部官員楊執柔,狄仁傑誓死不從。他一頭撞在柱子上,頓時血流滿面,王德壽見狀,嚇得驚恐而去。

當時,吐蕃酋長阿史那斛瑟羅家有位能歌善舞的婢女,來俊臣為了得到她,就命自己的黨羽羅織酋長的反叛罪狀。最後西域數十位酋長在朝堂之上割耳破面,申訴冤屈,才得以倖免滅族之罪。

狄仁傑像。(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天怒人怨  酷吏身死族滅

來俊臣以告密、羅織罪名,殺人為能事,陷害李唐宗親、朝中官員、士庶,難以計數。後來,他為竊取更大的權勢,連武氏王族、太平公主等人也沒有放過。武氏宗親和太平公主深為恐懼,就聯手揭發他的罪行,將他關進監獄,判其死罪。

武則天認為來俊臣有功於國家,想赦免他,所以有司呈上判他死刑的奏章,擱置了三天,都沒有得到批示。宰相王及善進言:「來俊臣凶殘貪暴,是國家的大惡人,此人不除,必會動搖社稷根基。」武則天遊覽宮廷園林,又詢問宰相吉頊宮外情況。吉頊說,宮外的人在議論,為何處死來俊臣的奏章還沒批下來。來俊臣貪婪成性,收受的賄賂都可堆積成山;他濫施酷刑,枉殺無辜,被他害死的冤魂足可鋪滿道路。對這個危害國家的惡人,還有什麼可憐惜的呢?

武氏重用酷吏來俊臣剷除異己,在招致天怒人怨後,為收民望,只好將其拋除,下詔在街頭將來俊臣斬首示眾、砍成肉醬,並滿門抄斬來氏家族。為非作歹、殘害忠良的一代酷吏,最終落得身死族滅的悲慘下場。

參考資料:

1、《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 酷吏上、下
2、《舊唐書》‧ 列傳第三十九‧ 狄仁傑
3、《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
4、《資治通鑒》卷二百六  唐紀二十二

@*#

(點閱【奸臣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 天啟年間,大明國運走向沒落。仕宦書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閒適安寧的天倫之樂。在大學者王思任家中,聰慧婉麗的三小姐正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清白的家風,淵博的家學,將她塑造成標準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幾分偉丈夫氣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閨秀。在後來國仇家恨、命運浮沉的考驗中,她仍然堅守著忠孝節義,在苦難中構築了她的文學世界,並將那不讓鬚眉的性情貫穿一生。
  • 晚明時期,若論文學燦然之鄉,首推江南形勝;而江南詩書風雅之家,又以「午夢堂」文學家族為代表。情深意篤的沈宜修、葉紹袁夫婦,詩意地棲居塵世,撫育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兒女。葉家的三小姐葉小鸞,更是一位神仙般的妙齡才女。
  • 古代的中醫博大精深,某種程度上就在於它所蘊藏的神奇力量。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的基本技能,診病方式看似簡單,但成效要想達到極高層次卻並非易事。這其中的每一項都神妙莫測。不抱著「普救含靈之苦」的「大慈惻隱之心」,古代那些藥到病除的醫術、能斷人生死的脈術都是練不出來的。
  • 當年蘇轍為了感念巢谷,寫下《巢谷傳》,說他死於嶺南。事到如今,人們很難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過唯一能證明的就是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