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前兆 這幾種跡象不可輕視

人氣 168694

【大紀元2017年12月22日訊】現代人飲食豐富不在話下,可能還伴隨吃太鹹、抽菸、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體重過重、高血脂、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等現象。如果身體狀況或生活飲食習慣符合上列敘述,或者家族病史曾發生過類似病例,都需留意。特別是一旦出現下列症狀,更需立即就醫,切勿延遲,因心肌梗塞可能已經找上您了!

中央社報導,今年55歲的張先生受訪時表示,他是軍人出身。過去在高職擔任教官,不僅每年健檢都正常,體能測驗時跑3,000公尺也沒問題,捐血次數更高達50次。在學校發現學生抽菸也能從1樓衝上6樓逮人,一直自認身體狀況不錯。

平時就愛吃牛排的他,每週都會吃1到2次解饞。但有一年黃曆新年在幾天的大魚大肉過後,突然感到肚子痛跑廁所。在馬桶上蹲了一陣子,漸漸感到冷汗直流、腿軟,甚至覺得喉嚨「卡卡的」,後背也痛起來,喝水休息都不見改善。

平時就愛吃牛排的他,每週都會吃1到2次解饞。示意圖。(詹佳宜/大紀元)

他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打給從事醫護工作的妹妹,妹妹聽聞後叫他趕緊就醫。救護車一來,才驚覺是心肌梗塞發作,緊急送往醫院,「當時我臉都黑了」。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替他電擊救命,就在第10次,他才撿回一命,並裝了5根支架。

明明身體健康怎會心肌梗塞?張先生經醫師診斷,才知道原來他有家族病史。加上壓力大又愛吃牛肉、少吃菜的關係,現在他已戒掉外食,幾乎都在家煮,也練習多吃魚和蔬果。加上唱戲改善肺活量,控制良好。

據衛福部民國103年公布的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台灣人健康的第2號殺手,共奪走1萬9400條寶貴性命,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

國健署也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是血管粥狀硬化變性最容易引起的一種疾病,一旦心肌某部位的血液減少供應造成心肌的損傷或死亡,就稱作「心肌梗塞」,症狀包括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

有幾種狀況特別容易發病,國健署指出,包括運動或用力提重物時,酒足飯飽後血液大量分布到腸胃道消化食物,卻因動脈硬化、阻塞難輸送足夠血液;在很冷或很濕熱的天氣下外出;壓力太大或情緒起伏劇烈,受到驚嚇的時候。

國健署呼籲,一旦懷疑是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急性發作,應打119並以最快速到達醫院,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急救處理,有助於搶回寶貴性命及減少後遺症。

▼ 相關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責任編輯:程翡

相關新聞
急性心肌梗塞    最嚴重情況會引發猝死
天熱胸悶呼吸喘  勿把心肌梗塞當中暑
天氣熱補充水分  醫師籲注意心肌梗塞
宅在家 日網友挑戰一天靠電鍋吃五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