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旅遊探親可申請白卡? 居住有講究

紐約持合法簽證者 今年可申請醫療白卡 州衛生署:需滿足居住測試

根據紐約州的規定,今年開始遊客也可以申請白卡。不過,要滿足居住要求不是很容易。 (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人氣: 11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以前,留學生、遊客、探親者等「臨時非移民」只有急診時,可以接受政府的緊急醫療援助,但從今年起,只要符合在紐約州居住的一定條件,他們也有資格獲得醫療白卡(full Medicaid coverage),看病、身體檢查、住院拿藥,基本均由政府買單。

醫療白卡(Medicaid)提供很多醫療福利。通常只有符合低收入標準的美國公民,和獲得綠卡滿五年以上的合法移民才可以申請,但現在紐約州將門檻降低,只要是居住在紐約州,持合法簽證的外籍人士亦可以申請。紐約社區服務協會(Community Service Society)今年1月份的時事通訊上,詳列了這項政策的新規。

該新規覆蓋的臨時非移民(Temporary Non-Immigrants)群體包括,持有F、M類的學生簽證、J類的交換學者簽證、B類的旅遊探親簽證、D類的船員簽證、H類的臨時工作簽證(包括H-1B工作簽證)、I類的外國媒體代表、G類的國際機構辦事處員工、O類的傑出人才簽證等。

有了醫療「白卡」,在指定的醫生門診看病通常是免費的,看急診和住院基本也同樣免費,需要自費的只有一小部分,算是為這些「非移民簽證」人士解除了後顧之憂。

但這也讓很多人困惑:如此「濫發」白卡,是否會變相造成外籍人士來紐約假旅遊、真看病?在華人社區,有很多大陸來探親、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還有以旅遊簽證赴美生子的產業,如果都能免費醫療,來到就辦個白卡,一切交由美國政府給買單,美國不給擠爆了?

州衛生署:注意「合法居住」這一術語

紐約州衛生署(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為這種誤解作出了更正。州衛生署日前回覆本報記者說,這項醫療補助資格的變化,源於「可負擔健保法案」(ACA),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使用的「合法居住」術語。

州衛生署指出,在移民法之下,非移民簽證持有人「只要符合醫療補助(Medicaid)對居住測試的要求,以及其它要求,例如:收入、居留身分和紐約州居住(require NY residency)」,就可能有資格獲得全額的白卡或基本健保計畫(Essential Plan)。

「臨時非移民簽證」持有者若無法通過居住測試,就只能得到「緊急醫療白卡」。州衛生署說,來美分娩產子的孕婦,如果屬於低收入,可以申請緊急白卡(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

從紐約社區服務協會(CCS)的時事通訊上看,對「紐約州居住」有五項測試標準:申請人或其子女有無申請調整身分(例如:申請綠卡、政治庇護、家暴受害者),是否在紐約州工作、多長時間,子女有無在紐約州讀書、多長時間,是否在紐約州有房產、有抵押貸款文件,是否在紐約州租房住、有房東出具的租賃契約和租金收據。申請人必須滿足其中一項測試,否則只能申請緊急醫療用的白卡。

居留測試的概念是說,如果在紐約保持「適合全年生活」的永久居住地,個人才被視為紐約州的居民。就如同國稅局(IRS)採用兩種測試,實質居住測試和綠卡測試,給留學生報稅,首先要確定是否為美國的「外國居民」,這都有具體的步驟來確定。

因此,假旅遊、真治病者,不會被批準白卡。如果說只是來探親幾個月回去,顯然也不行,除非能證明給父母辦綠卡了,有指紋測試通知等,所以在「紐約州居住」的五項測試標準中,才會要求以綠卡申請等來證明「將來會以紐約州作為定居地」。

奧巴馬健保若廢 白卡預算恐生變

貧困者「醫療補助保險」(Medicaid)是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分攤成本,為低收入者提供的保險。根據ACA 數據,截至2015財年,聯邦政府支付紐約州整個醫療補助人口成本的54.7%,紐約支付45.3%。

紐約州的「醫療補助保險」一向都比外州慷慨,不過,在川普政府的新政下,還未知他會如何調改奧巴馬健保,而且由於州預算資金的變化,州醫療保險的申請資格和認定標準,將來或還會發生變化。◇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