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山乳業事件後 市場關注大陸影子銀行信貸

人氣 1282

【大紀元2017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輝山乳業)股價暴跌事件,牽出該公司上百億人民幣的債務規模,其中一些債務是銀行的應收款項類投資,這也引發了市場對大陸影子銀行貸款的高度關注。

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股價24日一度閃跌90%,創下港股歷史紀錄,隨後曝出該公司債務規模超過200億(人民幣,下同),有70家債權機構,其中23家是債權銀行。

彭博社3月29日報導,輝山乳業的第二大債權銀行是吉林九台農村商業銀行,對輝山乳業的債權規模高達18.3億,但是,其中的7.5億是應收款項類投資。

應收款項類投資涵蓋了各類非衍生金融資產,包括債券投資、理財產品、信託與資管計劃等。

界面網的數據顯示,九台農商銀行的應收款項類投資規模增長迅速,在2014年至2015年末期間,從64.41億元增加到124.88億元,增幅高達93%;2016年上半年的買入規模為79.54億元。

經濟界認為,應收款項類投資的快速增長,會加大銀行系統的風險,包括成為不透明的資產風險來源,以及消耗其可用於處理貸款損失的銀行流動性、加劇資金錯配情況,預計應收款項類投資這種表外業務的投資收益率將會下降。

輝山乳業股價暴跌之後,同樣在香港上市的九台農商銀行股價也隨之下跌,截至3月27日收盤,九台農商銀行股價跌幅為8.71%,盤中最大跌幅超10%。

大陸影子銀行借貸規模巨大

影子銀行信貸不記在資產負債表,而記在銀行同業資產或應收款項類投資下面,掩飾了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質量水準,令銀行的系統性風險難以評估。

比如九台農商銀行年度報告顯示,其總資產1910億元,其中31%屬於貸款,而對輝山乳業的7.5億元應收款項類投資,並未算作貸款類別。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分析師Yulia Wan表示,近幾年來,大陸銀行業正在越來越多的向企業進行應收款項類投資。

《華爾街日報》引述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大陸32家上市銀行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末至2016年6月期間,這些上市銀行的應收款項類投資總規模從3340億美元增至2萬億美元,相當於這些銀行換算成美元的貸款總額的20%。

彭博社報導引述分析表示,應收款項類投資的風險是,很多企業沒有就貸款的資金來源進行充分披露。而且,銀行通常也沒有對這類風險進行足夠的應對,銀行通過從其它金融機構得到的短期借貸來買入應收款項類投資,這對投資者和銀行都有風險。

中信里昂證券有限公司(CLSA Ltd.)去年9月估計,大陸影子銀行貸款在2011年至2015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達到54萬億人民幣,是GDP的79%,可能導致的損失高達3750億美元。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規避監管套利多 大陸影子銀行屢違約
外媒:中國影子銀行風險蔓延的兩個跡象
經濟學人:中國變形影子銀行再次演化
中國影子銀行增速快規模大 存市場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