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少年遭圍毆被逼用手抓大便

人氣 2738
標籤:

【大紀元2017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扇耳光、用腳踢、讓其下跪、喊爺爺、並讓他抓屎扔到房頂上⋯⋯山東德州4名高個子男生圍毆一名小個學生,該毆打視頻被上傳網絡。事件雖引警方介入,但最後仍是以道歉、教育草草了結。

大陸媒體4月1日報導,3月28日,一段「山東一中學4名中學生圍毆男生強迫其抓大便」的視頻引發關注。

視頻顯示,4名男生對一名個子相對瘦小的男生拳打腳踢,讓其下跪喊「爺爺」;男生下跪磕頭後,4人又強迫其抓大便扔到房頂上。視頻中幾人皆穿校服,被毆打的男生全程未還手。

事發於上3月27日下午,德州市第三中學一名李姓男學生夥同其他3人,將胡姓男學生叫到學校西南角一隱蔽處,對他進行捶打腳踢,並拍下短片。翌日李男將短片發給校外人員,再被發布上網。

3月30日校方找到涉事學生進行調查,同時約見學生家長。涉嫌打人的4名學生家長僅有一人向胡男家長道歉,其他家長因事未到。報導稱學校召開會議,要求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強化學校教育管理。事件就這樣草草落幕。

校園暴力頻現 最終皆不了了之

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頻傳,人們一次次被年少施暴者的殘忍和極端行為所震驚。其實,媒體報導出來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2013年,一項對山東臨沂某中學1,500餘名師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超過37%的學生遭遇過校園暴力。暴力類型依次為語言侮辱、恃強凌弱、敲詐勒索、單挑、群鬥及性騷擾。

在農村寄宿制學校,校園暴力更為普遍。教育公益組織「歌路營」近期對中國華北和西部兩個省份的17,000多名住校小學生進行調查,31.7%的學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2~3次「被欺負」,16.5%的學生表示每週至少被欺負1次。

在中國,絕大多數校園暴力者都只會受到「批評教育」,只有少數會被列為治安案件,施暴者也常常因未滿16或14歲而逃脫懲罰。據端傳媒的數據:2015年,被媒體報導的17起嚴重校園暴力事件中:1件學生被行政拘留;1件由公安組織調解;1件被劃為刑事案件;1件被劃為治安案件;3件無後續報導;其餘9件都由教育部內部處理,未公開對施暴者的處置結果。

中國大陸至今無相關法律

時至今日,在中國未成年人相關的法律和規範中,都沒有對「校園暴力」的清晰界定。《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中顯示,大多數教師,都無法準確界定什麼是校園暴力。

在美國,對校園暴力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校方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並且,美國對於青少年的保護,有嚴格的法律監管。

端傳媒曾報導介紹,2000年起,美國各州陸續通過反校園暴力法。對校園暴力的定義不斷細化,從最開始的身體傷害,細化到語言和網絡暴力,包括嘲笑他人的宗教信仰、性取向,在網絡上披露同學隱私等。

學校一旦發生欺凌行為,必須立刻舉報、調查和干預,否則將受到處罰。學生只要有欺凌行為,無論情節輕重,都會受到處罰,包括警告、停學、開除以及民事、刑事處罰等。

美國學校有專門的校園警察或保安人員,並會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對施暴者和被施暴者進行心理輔導。此外,美國官方建立了青少年反欺凌網站,宣傳政策法規,並向被施暴者提供援助。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撰寫了預防和應對校園暴力的手冊,指導政府、學校和社區的工作。

2016年初,留美中國學生虐待同胞案在洛杉磯開庭,三名中國留學生因涉嫌凌虐和綁架一名中國留學生,三人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並且服刑期滿後將被驅逐出美國。

這一判決在中國引起熱議,不少律師認為,相較於美國,中國對校園暴力者的處罰實在太輕了。

相比之下,對於校園暴力,中國不但沒有法律、政策系統的支持,相關的資源投入更是少得可憐。另外,與校園暴力緊密相關的家長、教師、學校、教育部門,對這一行為的態度仍很淡漠,他們關注更多的還是分數。

孩子在「無神、唯物、沒有文化根」的環境中成長
沒有正常的法制和人權觀念

在問答網站知乎上,一則名為「女兒遭遇了校園暴力,作為家長該怎麼辦」的提問,收到網民回覆,大部分內容是——「以牙還牙」,「他狠,你比他還要狠」。

受叢林法則教育的父母們將「不吃虧」的觀念傳輸給下一代。這種粗暴的態度在孩子心中種下戾氣。在針對山東某中學的調查中,42%的學生選擇了在遭遇校園暴力時「堅決反抗,他打我,我就打他」,25%的學生選擇了「早晚我會讓他栽在我手裡」。

大多被施暴的孩子不會求救,一些人覺得自己發出求救信號很丟人;更多的孩子認為向家長、老師求救沒有用,甚至可能找來更大的麻煩。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時事評論員金言表示,如今的中國人,大部分在「無神、唯物、沒有文化根」的環境中成長,人人為己,一切向錢看。整個社會的的風氣導致許多家長不是欺軟怕硬、各掃門前雪,就是以惡為榮、以牙還牙。這些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長大,沒有正常的法制和人權觀念,在關愛缺失、家長行為不端、家庭周邊環境不良的情況下,極易發生校園暴力。

他認為,校園暴力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要想有效的改變這種校園暴力頻發的現狀,只靠家庭、學校或法律是不夠的。只有使整個社會風氣逐漸轉變,恢復中華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對大眾的教化作用,使人心向善、讓彼此尊重和關愛成為常態,這才是減少校園暴力的關健。#

責任編輯:林綜文

相關新聞
金言:校園暴力的根子在中共
木然:校園暴力何時休?
校園暴力未消 紐約市教育局遭控告
反校園暴力 家長狀告紐約市教育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