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孔子之名》美國首映 敲響學術界警鐘

人氣 322

【大紀元2017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石青雲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報導)獲得多個國際獎項的紀錄片《假孔子之名》(In The Name Of Confucius)於4月26日在華盛頓特區進行了美國首映會和專家研討會。該活動由全國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和捍衛自由聯盟(Alliance Defending Freedom)舉辦,吸引了許多在華府政界、智庫和學術界工作的人士參加,紀錄片揭示出孔子學院的真實面目驚醒了在場的很多觀眾。

紀錄片《假孔子之名》的導演秋旻,受前孔子學院教師趙琪女士的經歷啟發,歷時3年,走訪了加拿大教育局及多所大學,探尋這些學校開辦或拒絕孔子學院的原因,並將親身經歷分享給觀眾。

孔子學院的「秘密合同」

全國學者協會研究主任Rachelle Peterson參加了本次首映式,她曾對美國的12所孔子學院進行過詳細調查,並發表了名為《外包給中國:在美國高等學府的孔子學院及軟實力》(Outsourced to China: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Soft Power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的調查報告。

全國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研究主任Rachelle Peterson曾對美國的12所孔子學院進行過詳細調查,並發表了專題報告。(李莎/大紀元)
全國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研究主任Rachelle Peterson曾對美國的12所孔子學院進行過詳細調查,並發表了專題報告。(李莎/大紀元)

Peterson談到,目前美國有103所孔子學院以及501個孔子課堂,漢辦為每一所孔子學院提供資金、書籍以及教師。官方資料顯示,孔子學院項目經費來自中國政府財政撥款,自2004年成立以來總花費超過20億美元。漢辦為每所孔子學院提供10-20萬美元啟動資金,並支付每年數万至數百萬美元的活動經費。

由於美國大學普遍存在經費短缺以及教師資源缺乏的情況,很多大學向孔子學院伸出了橄欖枝。Peterson表示,有的大學為了掙更多的錢,將孔子學院的課程改成學分制,「這也就意味著學校用免費得來的資源,賺取學生的學費。」 此外,由於漢辦可以指定教材和輸送教師,「它也就能控制孔子學院內學生對中國的認識。」

另一方面,孔子學院在和合作大學簽訂合同時,要求校方及員工「不能玷污孔子學院的名聲」,否則將終止一切合作,並讓校方對此合同保密。 Peterson表示,普通人甚至學校的很多員工都無法得知合同的具體內容,她也是在使用《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之後,才獲得了部分被調查學校的合同。

Peterson代表NAS呼籲美國所有開設孔子學院的學校將其關閉,如果學校拒絕關閉,也要採取行動限制中共政府對美國課堂的控制。

限制言論自由 歌頌共產主義

導演秋旻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絕大多數開設孔子學院的大學,都不願意接受她的採訪,也不允許拍攝學生的課程。 「正常來說,一個人或是一個事物,沒有什麼東西需要隱藏、光明磊落的時候,他是不會拒絕別人提任何問題和回答任何問題的,他會敞開心扉地去和你交流。」正是因為孔子學院的態度,讓秋旻感覺這裡反而存在問題。

《假孔子之名》的導演秋旻歷時三年,對孔子學院進行調查。(李莎/大紀元)
《假孔子之名》的導演秋旻歷時三年,對孔子學院進行調查。(李莎/大紀元)

在走訪過程中,秋旻發現一所學校要求西藏學生在參加學生活動時,不能展露出代表她身份的西藏旗幟。調查後發現,發出這一命令的正是該校孔子學院的校長。

秋旻在發言時提到,「孔子學院一方面限制很多言論,另一方面卻在對學生宣傳中共的思想。」在孔子學院的課堂上,老師教學生歌唱讚美共產黨,讚美「毛主席」的歌曲,但卻不允許學生和老師討論任何有關「政治敏感」話題,如西藏問題、法輪功等。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在一份文件中寫到:「雖然年齡較大的學生可能有能力辨識這種灌輸行為,但中國的學者們已經從一些現像中獲得了滿足——在孔子學院教育下,美國兒童已經對中國及其政治制度有了更積極的看法。」

秋旻希望通過《假孔子之名》,引起人們對這一話題的關注和思考,讓觀眾「看一看加拿大民眾是如何對孔子學院作出反映的,希望他們從新再思考一下,當西方這一自由民主的社會,跟不自由不民主的、掌握政權的中國政府做交往的時候,如何把握自己的尺度、把握社會的原則和社會的價值觀。」

假傳播文化之名 行中共外宣之實

在場的觀眾多是在華府政界、智庫及學術界工作的人士,影片揭示出中共開辦孔子學院的真實意圖令他們印象深刻。

在場的觀眾多是在華府政界、智庫及學術界工作的人士,影片揭示出中共開辦孔子學院的真實意圖令他們印象深刻。(李莎/大紀元)
在場的觀眾多是在華府政界、智庫及學術界工作的人士,影片揭示出中共開辦孔子學院的真實意圖令他們印象深刻。(李莎/大紀元)

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前國防部長特別助理約瑟夫·波士克(Joseph Bosco)表示,中共政府的軟實力、交流政策以及對外宣傳都值得去注意。 「很多時候我們都因經濟的誘惑去和中共接觸,允許它在美國自由發展,也就出現了像孔子學院這樣的宣傳機構。」

曾在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工作的Michael Iarosis認為,讓學生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孔子學院這種假借傳播文化之名,實則進行中共思想灌輸的行為絕對不能被接受。他表示他會將這部令他「大開眼界」的電影和有關孔子學院的事情告訴他更多的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事情。

香港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Yvonne Chiu談到,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些對孔子學院的支持者在加拿大教育局門外高呼「共產黨萬歲」。她表示,雖然每個人都有言論和信仰的自由,但是當看到那些已經長期居住在民主社會的居民仍然對共產主義如此支持的時候,她還是感到十分震驚。

世界政治研究所(Institute of World Politics)教授Paul Coyer認為,《假孔子之名》是讓人們了解中共政府以及中共安全機構作用的非常好的教材。 「它給了人們一個提醒,就是西方社會的人幾乎並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意識形態正在被中共偏移。」

責任編輯:肖琳

相關新聞
海外中華文化熱  中共假孔子之名欺世人
孔子學院宣傳什麼?《假孔子之名》加國首映
《假孔子之名》全球首映 觀眾:最好電影
撣封塵:中共為什麼跟孔子過不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