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用心讀一本書

作者:方靜

自然的更迭、人世的變化,本來都是條理分明、有跡可循的。(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穀雨時節,天天揮汗如雨、燠熱難當有如盛夏;誰知,瞬間又淒風苦雨、氣溫驟降近似寒冬。像這般忽冷忽熱、陰晴不定,攪得人仰馬翻、措手不及。

在出乎意料、猝不及防之際,不禁教人疑惑:老天爺是開玩笑嗎?還是別有用心?這一本書,一本天地之書,意涵晦澀艱深、難以捉摸!

不過,面對如此變局,家中二老倒是神色自若、應付裕如,因為他們一直遵循著老祖宗的智慧過日子。常常可以聽到他們朗朗上口俗諺,諸如:「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時序輪換、日月盈昃,環環相扣、有理有據;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榮枯互用、有物有則;世事盛衰、生命興滅本末終始、有法有度。自然的更迭、人世的變化,本來都是條理分明、有跡可循的。

奈何凡夫俗子、自作聰明者,不解其宏旨與奧義,只一味做白日夢、癡心妄想:花長好、月長圓、人長久、事長全。所以,千方百計、機關算盡,試圖扭轉乾坤而恣意妄為,導致當今社會的烏煙瘴氣、亂象叢生。

殊不知:輪換、盈昃、開落、起伏、盛衰、興滅,正是這本天地之書的精妙所在。於這些律則、法度中,我們不斷的磨鍊與學習,生命的豐厚、成長,就指日可待了!而當反常、異狀發生時,是否為老天爺的提醒或警告呢?這確實值得探究進而修正啊!

從二老身上得知:原來,想讀懂這本書,無關耀眼的文憑或高深的學問;只要誠敬謙卑的仰觀俯察、側耳傾聽。而森然萬象無不訴說著──在浩瀚蒼穹之下,該如何安身立命的道理。@#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新的事物還沒嘗試時,請不要放棄,「不試,不會怎樣;試了,很不一樣!」有時成功的轉折就在那多堅持一次的勇氣上,再努力那麼一分就能多得到回饋十分,那何嘗不去試試、體驗呢?
  • 巴寡婦清與秦始皇,一個是韶華已逝的窮鄉寡婦,一個是雄姿英發的千古一帝。兩條看似永無交集的人生軌跡,卻在某個時刻神奇地交會,不得不教人驚歎歷史妙不可言的演繹。
  • 初讀魯智深,只覺他快意恩仇、粗豪仗義,每每在他杖殺惡徒、替天行道時喝一聲采。而當掩卷沉思,難以忘懷的卻是他不經意閃現的禪意,以及迷惘半生、回歸真我的人生際遇。
  • 季疵愛上了茶,如果允許,他可以整日聞著茶香而不厭煩。 然而隨著對茶的喜好愈深,修佛的心也愈益浮動了。這嗜欲,竟像初芽慢慢滋長,忽一日佔滿了整個思維。茶,有著清淨的外表,但也如酒一般,會讓人醉。
  • 做人一輩子,人品做底子。品行是一個人的內涵,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做人德為先,待人誠為先,做事勤為先。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兩種力量最有魅力,一種是人格的力量,一種是思想的力量。
  • 皇帝都愛忠直的君子,厭惡奸險的小人。可是從古以來,忠直的人總要遭罪,奸險的人往往受寵,為什麼呢?皇帝不愛聽忠言,很愛聽奉承。何況人們都害怕刑罰 ,貪圖升官發財;說直話的受罪,討好的升官,誰還願作忠臣呢?
  • 選擇, hiking
    那雙靴子已不僅僅是無生命的物件,它成了我的延伸,如同那個夏天我所背負的其他東西一樣:我的登山背包、帳棚、睡袋、濾水器、超輕型爐子,以及用來代替槍枝的橘色小口哨。這些是我真正熟悉、擁有、並且確知我可以倚賴的東西;我是靠著它們 ,才能完成這一切。
  • 戴德堅在「蓬萊館尺牘」中評價英王陳玉成,帶軍作戰驍勇傑出,是近世罕有的將才,他人難以匹及。
  • 當你碰到任何棘手的情緒問題時,你必須疼惜自己的情緒,嚴肅地面對自己的傷痛。因為只有自己肯定自己,才是真正的放下。無論是多負面的情緒,也需要用平靜的心去面對,因為這才是真正肯定自己的態度。
  • 「洗滌心靈、淨化人心、療癒身體」,是兩岸三地觀眾對神韻演出的一致讚頌。 2017年2月15日至3月21日間,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台灣七大城市完成37場演出,掀起一年一度的「神韻熱」。神韻純善純美的視聽藝術效果、良善正面的演出內容,帶給觀眾「心靈洗滌」的安定、舒暢感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