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元兌美元為什麼不會跌破0.7 專家給三原因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威廉墨爾本編譯報導)澳洲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高於美國同類債券收益率的差額縮小到18基點(即0.18%),收益率差在一週前曾縮小到16基點,這是過去16年的最低水平。一些分析家認為,收益率差的縮小導致澳元相對美元貶值,但澳紐(ANZ)銀行外匯部認為,澳元對美元價格將穩居0.70美元之上。

《時代報》5月31日報導,中國政府在5月31日上午公布,中國5月份的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點,與4月份的指數持平。PMI指數50點是經濟體增長與萎縮的分界點。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過第一季度的調整之後,並沒有失去太多動能。 澳洲股市和澳元都因此得到支撐,澳元在11時達到本週以來的最高價0.7474美元。

澳紐銀行外匯經理畢恩(Daniel Been)說,收益率差僅僅是澳元的驅動因素之一。收益率差在上一次縮小到該水平時,澳元對美元價格是在0.50美元左右,但畢恩不認為澳元對美元價格將跌破0.70美元。他認為,該收益率差在1998年曾是負數,但澳元當時價格仍比2001年時價格高0.10美元。

畢恩說:「這說明,收益率差並不是決定澳元匯率的唯一因素 。」他補充說,即使考慮了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的變化,收益率差也不能完全解釋澳元的價格波動。

相比之下,貨幣投資者應該考慮風險因素和美元指數,然後再解釋其它貨幣例如澳元的價格趨勢。風險因素驅動貨幣市場行情的例子發生在2001年,當時實體經濟正遭受高科技泡沫和Enron丑聞的困擾。

畢恩認為,澳元匯率不會跌至2001年時的匯率水平。他給出以下原因:

• 澳洲目前的貿易條件非常明顯地強於2000年時的貿易條件,而且當時中國並沒有加入WTO。

• 風險回報率已經是負值。這說明,金融市場已經預期到狹窄的收益率差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 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風險偏好顯著惡化的可能性低於2001年時的可能性。

畢恩不認為收益率差的縮小將繼續驅動澳元匯率下跌 。與此相反,澳洲流動帳戶的改善已經削弱了收益率差的負面影響,因為澳洲經濟體所需要的資金規模已明顯縮小。

畢恩說:「我們認為,澳元面對的最大風險將是貨幣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惡化,而不是債券收益率差的縮小。我們仍認為,在未來12個月內,收益率差造成的風險是尾部風險……澳元對美元價格將穩居0.70美元之上。」#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