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虹橋 身藏曹雪芹祖父所題石碑

人氣 2305

【大紀元2017年06月28日訊】近日,江蘇省揚州市發現一塊曹雪芹祖父曹寅所題寫的石碑。文物專家表示,石碑是珍貴實物資料,有助研究曹雪芹家族與揚州淵源及當地的鹽業史。

據江蘇媒體報導,近期,位於揚州瘦西湖的大虹橋正在維修。施工人員拆除了橋面石板及橋身填充物,發現橋身南側面石築牆體暴露出一塊長七八十厘米,寬約五十厘米殘破的石碑。

曹雪芹祖父曹寅所題寫的石碑。(網頁截圖)
曹雪芹祖父曹寅所題寫的石碑。(網頁截圖)

 

這塊殘破石碑被確認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題寫。(網頁截圖)
這塊殘破石碑被確認為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題寫。(網頁截圖)

經文物專家辨認,石碑的正文僅剩末尾「公後塵」三個字,落款處刻有「康熙五十一年歲在壬辰四月,江寧織造通政使司鹽漕察院曹寅題」的字樣。下部還有兩方印章,一枚印文為「曹寅之印」,另一枚印文略顯模糊,印文似為「荔軒草」。專家初步推斷,這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題寫。

曹寅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也是詩人、詞人、崑曲作家。據史載,康熙四十四年,他奉旨編纂《全唐詩》共九百卷,收錄兩千兩百餘家詩人、作品四萬八千九百首。還出版其它二十餘種書籍。

曹寅是清朝名臣,曾擔任康熙侍讀、侍衛,備受康熙信任。他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寧織造、巡視兩淮鹽漕監察御史,和揚州關係密切。

有關專家表示,該碑文殘破缺失嚴重,目前無法解出更多信息。這塊石碑究竟因何事而刻?石碑原本就在瘦西湖附近,還是從別處移來?暫時尚不可知。有網友推測,虹橋是1973年建成,那個人不人鬼不鬼的爛時代(文化大革命)把文物砸碎修橋也可以說的通。

文物專家表示,石碑是珍貴實物資料,有助研究曹雪芹家族與揚州淵源及當地的鹽業史。

大虹橋位於揚州市瘦西湖,初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原是一木板橋,圍以紅色欄杆,故名「紅橋」。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為石橋並新命名為虹橋。1972-1973年虹橋擴建重修,由一孔橋改為三孔橋。#

責任編輯:岳青

相關新聞
觸目驚心! 盤點「文革」中被毀壞的文物
十大最美博物館(七)大英博物館 全球文物盡藏日不落
陝西明秦王墓文物被垃圾包圍 民眾斥責中共
文資會通過 北市神農宮登錄市定古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