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小暑

【節氣】小暑啟三伏天 冬病夏治關鍵時刻

作者:容乃加

7月7日小暑節氣正式登場,也啟動「三伏天」冬病夏治的關鍵時刻。心靜自然涼,溽暑裡更要神清氣和,心胸寬闊。(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9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小暑

「小暑」節氣名稱表現了寒暑的變化,小暑表示天氣小炎熱,每年在76日到8日之間交節,2017年小暑落在77日。黃曆中,小暑是六月節。有個小暑諺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表示過了小暑這一天,天氣就會迅猛地炎熱起來!小暑、大暑連,這是一年中灼灼烈日當空的時節,在這樣的時節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呢?如何養護身心?

唐代詩人元稹有《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詩,詩吟: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溫風帶著小暑來,雷雨追相伴,庭階處處長綠苔,人們深藏在門戶中避暑。猛鷹的新生代無畏暑熱開始學習搏擊之技,蟋蟀因熱也長得特別快。

三伏養生

黃曆六月天,也就是小暑時節,中國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而在長江淮河流域,小暑時節是「出梅、入伏」的轉折點。唐人包佶的詩描繪「火炎逢六月,金伏過三庚。」(《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的三伏天景象。《廣韻.伏》釋「伏」:「《釋名》云: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即為潛伏的意思。(Fotolia)
三伏天是約在小暑與立秋後初庚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伏表示潛伏的意思。(Fotolia)

從黃曆夏至之後第三個庚日到夏季結束立秋後初庚來臨約一個月期間俗稱「伏夏」,又依序分為「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初伏約落在小暑之後。

南北朝的風俗誌《荊楚歲時紀.第二部佚文輯錄》就記載了三伏的日期:

三伏,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

古人的傳承的經驗說熱在「三伏」,所以避暑方法就是退藏,「心靜自然涼」是修心的功夫體現。從五行養生來看,炎炎如火的天氣裡,如火剋金,所以順應之道就是金要「伏藏」。人間有詩應對養生之道: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金.龐鑄《喜夏》)

冬病夏治 三伏貼

按照中醫「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冬病夏治」,一些冬季常發而以陽虛陰寒為主的慢性病,例如: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復感冒等等這一類「遇寒則發」的疾病要利用「伏夏」旺盛的陽氣進行調養。對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小暑以後的「三伏日」,正是調整體質、強壯自身陽氣的關鍵時刻。2017年三伏日是 7月12日、7月22日和8月11日。中醫的「三伏貼」就是在「三伏日」貼藥物於人體特定穴位,透過人體經脈的傳導調整臟腑功能,以增強身體陽氣達到防病、治病功能的傳統中醫療法,也是中醫「冬病夏治」的醫療觀的實踐。

小暑民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和小暑節氣有關的三種生態現象:溫風至、蟋蟀居壁、鷹始擊。自古來的小暑民俗反應了防治溽暑的方法,以下舉述些許:

薰風裡曬物防霉

溫風伴隨高溫,溽暑濕氣也高。俗諺云:「六月六,曬紅綠」,傳說此日是龍宮曬龍袍的日子。這一天輻射熱度很強,將書畫衣物出曬,可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吃湯餅辟惡 頭伏嘗新

雖然伏夏天氣炎熱,吃熱湯餅保衛胃氣驅邪氣,也是養生保健的好方法。南北朝的風俗志志《荊楚歲時紀》記載了伏日吃湯餅「辟惡」的習俗自魏朝就有了:

伏日並作湯餅,名為辟惡餅。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湯餅,以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則伏日湯餅,自魏已來有之。

一些地方也有「小暑嘗新」習俗。 在小暑後第一個辛日,烹飪新收割的稻米,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感謝庇佑收穫,然後人人嘗新。辛日「嘗新」寓藏「吃辛」的意思,感念一米一飯得來不易。

也有地方民諺云:「頭伏餃子,二伏麵,三伏烙餅攤雞蛋」。伏夏裡食欲不振容易消瘦、抵抗力容易低下,而這時節新麥、新稻穀都已經收成了,藉此變換飲食菜單嘗新,吃餃子、吃麵或是吃蛋餅開胃,不也是一種保健方法。

「煮餃子點三次涼水」,跟過去燒柴煮飯的烹飪方式有關。(Fotolia)
民諺云:「頭伏餃子,二伏麵。」(Fotoli)

頒冰

現在的人消暑的「冰食」很花俏,其實古人早就在生活中利用冰塊了,消暑也是其中一項。古代帝王賞賜冰塊給群臣,早在周代就有掌管朝廷「頒冰」的職官「凌人」,《周礼.天官.冢宰》記載:「凌人:掌冰政。……夏,頒冰,掌事。」《大戴禮.夏小正》載道:「頒冰。頒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太平御覽.夏上》收錄的晉朝陸翽《鄴中記》,記載十六國時期鄴都有冰井臺。冰井臺位於鄴都北城西北隅,規模恢閎,「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石季龍於冰井臺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賜大臣。」

唐朝掌苑囿園池的令丞在季冬時藏冰千段,先立春三日將冰納於冰井,到了仲春啟冰。(見《新唐書.志第三十八.百官三》)唐朝詩人韋應物《冰賦》的詩句「深山窮谷凌人鑿,頒賜從來天下聞」,也反映了唐朝宮中有頒冰的行事。

「冰上賓」推出以新鮮的愛文芒果打成汁,結凍製成外徑18公分,厚度2公分的冰碗,是「連碗都能吃」的冰品。(中央社)
現代人很愛的芒果冰。圖為「連碗都能吃」的愛文芒果冰。(中央社)

小暑環保 淨身心

小暑季節土潤溽暑、常常落大雨,樹木茂發方盛,但是不要斬伐,以避免天殃。西漢時代的著作《淮南子》就有順應天時舉人事的環保理念。

《淮南子.時則訓》云季夏之月:

是月也,樹木方盛,勿敢斬伐,不可以合諸侯,起土功,動眾興兵,必有天殃。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利以殺草糞田疇,以肥土疆。

小暑節氣,樹木茂發、昂昂向上,好似人生青少之年, 壯碩可期,然而斬伐仍未到時候。季夏時節,天降大雨甚或暴雨,溽暑土潤,所以要順天時利用條件除雜草、肥田疇,以利秋季五穀豐收。

森林故事區,環境營造出樹林環繞涼蔭的綠色隧道意境。(楊秋蓮/大紀元)
小暑時節多雨多澇,樹木方盛,勿斬伐免天殃。(楊秋蓮/大紀元)

小暑節氣裡,從身心的保衛到環境的保護都必須用心經營、小心防護,以度苦夏。三伏天深居慢活防溽暑、落實環保防雨澇、應天時保護田地、掌握「冬病夏治」的關鍵時刻,就在小暑展開的苦夏裡。

苦夏裡的習習涼風特別「動人」,宋代王十朋有詩《伏日與同僚游三友亭》吟:

  炎天過小雨,伏日生微凉。新亭會僚友,故事開壺觴。

陣雨過後,一亭蔭、三兩好友,一壺茶,半片松濤,熱茶為微涼的往事暖身,伏了三伏天!這樣的場景,這樣的風,人人迎來應不難……應不難!伏得了「苦」,相較之下,片風片景更可人。

松濤泉籟作清風(司瑞/大紀元)
松濤泉籟作清風(司瑞/大紀元)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麼談到二十四節氣,我們首先必須了解祖先們如何創造、發明曆法。據研究,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更早的時候,沒有四季之分,只有春秋。遠在春秋時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
  • 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源自於易經。傳統的五術包括「山、醫、命、卜、相」利用術數系統,對宇宙時空、大自然的萬物變化,劃分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科學規律。為了幫助農事的順利運作,聰明的老祖宗利用日晷,觀察晝夜長短的變化,在曆法中建立了反應太陽運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
  • 中國人很早就有夏至節俗,夏至的至有三義,夏至這節氣在中國起源甚早,周朝天子已經在夏至祭地,〈夏至九九歌〉描寫夏天的氣候與景象演變。夏至,今日一陰生。天地運行帶來了季節的循環變化,夏至天地陽消陰長步入轉折起點。 夏至,中國人講「天人合一」,表現在節俗生活、自然和民諺中。
  • 歐洲各國普遍有過仲夏節的習俗,尤其在北歐的瑞典特別重視,重要性和過年、聖誕節不相上下。仲夏節和中國的夏至是一致的概念。「仲夏柱」、篝火和魔力花草藥是歐洲國家過仲夏節時很普遍的象徵物,有些國家的仲夏節也是女子的祈婚祭的重要日子,女子想夢見未來的伴侶。英國的巨石陣則是迎接夏至之光的謎樣古蹟,也是今人的觀光勝地。
  • 今天是夏至,中醫師吳明珠說,炎熱夏天到來,應利用夏陽驅趕身體寒氣,飲食可多吃增加身體代謝、去火氣食物,如帶苦味的蔬菜、清熱的綠豆或薏仁。
  • 小暑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用以表示年中天氣變化的一個節氣名稱,在每年的7月7日或其後一日,當天空中太陽位置落在黃經105度時。古人有諺語「小暑一日熱三分」。中國人對各節氣現象和物候的觀察早於先秦時代,並由此建立起生活與耕作的規律,是從大自然的體察中所開啟的智慧,《禮記.月令》多有記載。「不違時」順天而作,少力而多獲。
  • 中國老祖宗有很先進的預防醫學概念:養生,強調「上工治未病」。養生乃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礎下,要求順應四季節令氣候的變化來調和身心,使人體達到陰陽平和,以維繫健康。面對炎炎夏季,日常的保健養生上有哪些注意事項?
  • 7月6日至8日,節氣進入小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是說小暑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除了熱,此時期的雨量也很充沛,農作物已進入成長的黃金期,但人的食慾隨著氣溫的升高開始減退,因此飲食上建議以清熱消暑、清淡芳香來刺激食慾、幫助消化。
  • 在一年中,夏至日是一個轉折點。一歲算來今夕短(明末淸初.陳恭尹《夏至夜即事》),夏至日黑夜最短;從陰陽演遞轉變的意義上講,夏至日「一陰生」,陽消陰長。古人夏至祭地,夏至避暑消暑有哪些習俗?表現了節氣生活的智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