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BA年會 中研院來攬才

人氣 392

【大紀元2017年08月14日訊】從2012年創立至今的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第5屆的年會於8月5至6日在哈佛大學召開,邀請到2位中研院院士——現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葉公杼擔任主講人。其中廖院長更率領中研院副院長及系所主管一同參加,介紹中研院,希望透過會議的平臺,與海外優秀的年輕學者面對面,為中研院延攬世界人才。

會議由BTBA共同會長魏曉英博士及郭姿杏博士簡短介紹後開始,緊接著是中研院葉公杼院士分享她的研究歷程及給年輕研究者的建議。

葉院士現服務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她回首過往研究求學路程,當時來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就讀研究所時,因該校當時極少有女性研究生,還因此為葉院士安排首間女性研究生宿舍。

中研院簡介座談會,(左至右)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趙淑妙主任、陳昇宏助理研究員、劉扶東副院長、廖俊智院長、周美吟副院長、化學所陳玉如所長。(黃劍宇/大紀元)
中研院簡介座談會,(左至右)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趙淑妙主任、陳昇宏助理研究員、劉扶東副院長、廖俊智院長、周美吟副院長、化學所陳玉如所長。(黃劍宇/大紀元)

從物理領域轉至生物物理,葉院士在回答轉換研究領域時的心境與建議,她指出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研究需要的知識。同時,葉院士分享她從幾位導師身上學到,對研究需要有十足的熱情;工作與家庭生活平衡,回到家庭生活,可讓思緒休息一會,有時更有益研究思考;以及協助實驗室成員成功,讓研究有益社會大眾。

葉院士進一步分享她長年領導實驗室的經驗,建議年輕研究學者要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把握學習的機會,如教學及期刊審查等經驗;敞開大門歡迎實驗室成員,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最後,她強調不要害怕犯錯,重要是要從錯誤中學習,學習強韌。她說道,成功的研究學者並非每個人都是非常聰慧,但他們都十分具韌性。

jpgBTBA共同會長魏曉英博士(左)及郭姿杏博士。(黃劍宇/大紀元)
jpgBTBA共同會長魏曉英博士(左)及郭姿杏博士。(黃劍宇/大紀元)

第二天會議先安排廖院長與中研院主管簡介中研院,包括劉扶東副院長、周美吟副院長、化學所陳玉如所長、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趙淑妙主任及甫自波士頓回中研院服務的陳昇宏助理研究員,共同介紹中研院,鼓勵海外優秀年輕研究員到中研院服務。

接著,廖院長以「Crossing the Borders/橘越淮而為枳」為題,分享自身的學思歷程。廖院長談到對臺下數百名年輕學者的建議時指出,要尋找真相,而非證明自己的假設是對,以及著重研究重要的問題,而非一味地追求研究熱門題目。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博士擔任主題演講者。(黃劍宇/大紀元)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博士擔任主題演講者。(黃劍宇/大紀元)

身為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積極為中研院延攬優秀人才,列出回臺服務十大理由,以生動風趣的方式鼓勵聽眾加入中研院的行列。

他說明,中研院目前設置國家生物科技研究園區,加強學術與產業的連結,同時該園區預計約有30家新創公司進駐,協助創造臺灣創業友善環境。在國際人才與研究環境方面,他指出中研院有約7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其中教職員約60名,以及約300名的國際學生,人才組成十分國際化,提供國際化的研究環境,非常適合各國優秀人才加入。

在課程方面,中研院也設置全英語研究課程「臺灣國際研究課程」(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TIGP),吸引歐洲及東南亞國家學生攻讀。未來,中研院將強化國際行銷,與大學院校合作,或多於國際會議宣傳,品牌塑造臺灣國際研究課程。他說希望透過這些方式,吸引世界人才到中研院從事研究與攻讀學位。

聽眾問及中研院如何與其他國家競爭國際優秀人才時,廖院長說明中研院提供研究人員薪資福利,以及各項安家配套措施,如員工宿舍與托幼設施,強調選擇工作時,不僅看薪資數字,仍要考量整體福利措施。

葉公杼院士(左)頒獎給獲獎者。(黃劍宇/大紀元)
葉公杼院士(左)頒獎給獲獎者。(黃劍宇/大紀元)

除了強力為中研院攬才外,廖院長也鼓勵海外優秀研究學者與臺灣研究機構保持許多合作機會,進行長短期合作交流,協助提升臺灣學術研究環境國際化。

談到擔任中研院院長的願景與目標時,廖院長以棒球為例,他會如打擊手般,努力揮棒,盡最大努力,讓中研院變得更好。

最後,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邀請廖院長在閉幕式為獲選優良研究論文海報獎的優秀年輕研究員頒獎,鼓勵青年學者持續努力。

會後,現場300多名聽眾圍繞在廖院長、葉院士及中研院主管等,交流請益,現場交流氣氛十分熱絡,呼應中研院主管強調主動尋找合作對象的積極特質,也體現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建立加強海外年輕研究員交流平臺的初衷。

廖院長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對記者介紹了中研院建立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經驗及其配合各種基礎科研成果對癌症和其他疾病研製新藥、診斷技術、治療方法 與預防治療等各方面的貢獻很大,這一切都是中研院近年來在造福臺灣全民健康上的卓越成就。◇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BTBA將邀臺大校長主講
臺科技部長訪波士頓收穫豐
大砍教授退休金 國民黨立委:高教攬才更難
低薪解困 台中研院:政府應帶頭加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