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青年迎向國際 家長也要思考

人氣 57

【大紀元2017年09月10日訊】台灣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今天在矽谷發表演說,他建議年輕人要面向國際,與世界無縫隙接軌,才能迎接無遠弗屆的全球挑戰,華人家長也要重新思考和學習。

這場以嚴長壽的新作「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為主題的演講,吸引上千名矽谷觀眾歡迎。為了出席的華裔青少年,演講內容以英文同步翻譯,並透過YouTube影音網站直播。

嚴長壽宣布這將是他全世界大型巡迴演講的最後一次,他將交棒給年輕世代,不再花時間演講、寫書,要專心投入公益平台活動。

對於年輕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社會挑戰?他表示,因為科技進步,資訊、技術和競爭已沒有國界,現在的人工智慧(AI)可回答高達80%的大學入學考題,比一般學生還高。

他認為,科技發展在記憶、重複性的工作上會超越人類。現代年輕人至少要會2國語言,發揮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色,才有競爭力,不被人工智慧取代。

長期關注教育的嚴長壽表示,台灣在虛榮心的驅駛下廣設大學,訓練出大批沒有特色,同質性的大學生,失去職技教育,也失去了競爭力。不但台灣如此,世界各地也有這種情形。

嚴長壽強調,台灣下一代想要改變現狀,教育是最重要關鍵。教育的目標應培養有是非判斷力和清楚表達能力的人才。學習中須兼顧藝術、技術和學術,學生不但要學做事,還要學做人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此外,華人家長也要重新思考和學習,了解未來世界的標竿,鼓勵孩子勇敢創新,不怕失敗,而不是填鴨式的死讀書,透過親身體驗和動手的過程,提升孩子的視野和判斷能力。

嚴長壽表示,這次特別拜訪一所位於舊金山的智慧大學(Minerva School)。他開玩笑說:「這所學校雖然沒有校園,卻比哈佛還難進。」

智慧大學透過科技提供線上學習,以小班制教學方式培養未來領袖。學生首年在舊金山,之後3年依照個人科系,每半年到不同國家學習,包括巴西、英國、德國、印度和台灣等。

大學畢業後,學生體驗包括美國在內等7種不同社會體制、風俗習慣和生活型態,不論未來想成為政治家、市場行銷、科學家或創業者都有很大的幫助,希望台灣也能有一所像智慧大學般擁有世界觀的學校。(轉自中央社)

相關新聞
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  購物新天堂
找到家 遊戲產業成立產業振興會
嚴長壽:大學應改回專科或專注長項
人才流失台灣正在消失 嚴長壽籲成立無校園大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