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下)

作者:仰岳
無款明皇按樂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73
【字號】    
   標籤: tags: ,

續前文

對於中國音樂的審美鑑賞有其難度,音樂不如畫作、雕塑……等藝術品可以流傳學習,而僅能依靠歷代文人關於詠樂的 詩、詞、歌、賦中看出,以下擷取部分精華的詩文作參閱

詠樂詩選 

 

仙樂

唐 范傳正范成君擊洞陰磬
歷歷聞金奏,微微下玉京。為祥家諜久,偏識洞陰名。
澹佇人間聽,鏗鏘古曲成。何須百獸舞,自暢九天情。
注目看無見,留心記未精。雲霄如可托,借鶴向層城。

范傳正為唐德宗時期詩人,曾為蘇州刺史,甚有才學,與詩仙李白私交甚篤,李白去世後親自為其寫墓誌銘《贈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

《范成君擊洞陰磬》一詩大意是說,樂聲自天宮傳來,原來是仙人范成君正在敲擊洞陰磬(鐘磬類樂器),聲音鏗鏘,曲調動聽,讓我呆立良久,即使如遠古時期雅樂的百獸率舞也難比美,我居然聽到這如此美妙的仙樂,真是暢快無比,只可惜遠在天外,不但看不見也記不清,若雲可為我的依託,我將駕鶴前往仙界繼續聆聽。

「歷歷」、「微微」這二個富有音感的詞彙描寫了仙樂的飄渺,難以捉摸。「注目看無見,留心記未精」更描寫了仙樂的殊勝,難以用人間的樂器形容,無法想像如何發聲,即使勉強記下也很難長久的感受,只能在人得道修成後親往仙界才能明瞭。

聲樂

唐  杜甫  《聽楊氏歌》
佳人絕代歌,獨立發皓齒。滿堂慘不樂,響下清虛裡。江城帶素月,況乃清夜起。
老夫悲暮年,壯士淚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宮徵。勿云聽者疲,愚智心盡死。
古來傑出士,豈待一知己。吾聞昔秦青,傾側天下耳。

杜甫字子美,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楊氏歌聲的動人。楊氏歌聲一起,無論老夫、壯士、愚者、智者、飲酒、伴奏者都茫然若失。「聽者疲」不是疲憊,而是聲音的哀怨造成的景象,「心盡死」更烘托了這一點。此文顯示安史之亂後四處殘破景象,借楊氏歌聲來襯托描述,最後以戰國時擅長悲歌的秦青做結尾,襯托對楊氏的讚許。 

打擊樂

唐 牛殳 《方響歌》
樂中何樂偏堪賞,無過夜深聽方響。緩擊急擊曲未終,
暴雨飄飄生坐上。鏗鏗鐺鐺寒重重,盤渦蹙派鳴蛟龍。
高樓漏滴金壺水,碎電打著山寺鐘。又似公卿入朝去,
環珮鳴玉長街路。忽然碎打入破聲,石崇推倒珊瑚樹。
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此樂不教外人聞,
尋常只向堂前宴。

牛殳,中唐詩人,善作長篇歌行。這首詩描寫打擊樂器方響(類似鐘謦,以十六枚銅片或鐵片製成)的特點,演奏不久就讓聽眾置身「暴雨飄飄」之中,作者先說明方響樂曲整體的氣勢,再用不同的比喻描述樂聲。

「鏗鏗鐺鐺」比喻樂聲沉靜雄渾有厚重感的響聲,漩渦中蛟龍的鳴叫顯示樂聲的洪亮,「高樓滴水」比喻樂聲的舒緩,「打山寺鐘」比喻樂聲的細碎,「公卿入朝」「環珮鳴玉」比喻樂聲的清亮,「推倒珊瑚樹」比喻曲調在入破時的響聲。這首詩的特色幾乎沒使用典故,詞彙接近口語,活潑流暢,生動自然。

File:Imperial Encyclopaedia - Music - pic023 - 方響.svg
本圖題為「方響」,出自《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三十六卷》。(公共領域)

唐 錢起 《遠山鐘》  
風送出山鐘, 雲霞度水淺。欲知聲盡處,鳥滅寥天遠。

錢起,字仲文,唐代詩人,詩風風格清空閒雅、流麗纖秀,尤長於寫景,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遠山鐘》一詩描寫遠山的鐘聲隨風飄傳,「出山」二字暗點最後的「遠」字,顯示了鐘聲的洪亮。

「雲霞」「 度水」,分別在天與地,一個飄逸, 一清淺,構成開闊優美的境界,烘托了鐘聲的飄渺與清亮,後二句側重表示鐘聲消失如同鳥兒離去的「遠」 ,透過對畫面的描述,讓人深切的感到其意境的空間。文句短而意境深遠是唐詩的特點,文中未點明詩的含義,卻在文字中隱喻,也可看出詩人深厚的筆力及意境。

琵琶

唐 白居易 《琵琶行》節錄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鎗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這首膾炙人口的《琵琶行》,對於琵琶聲音的描寫,是為最精采的一段:

「嘈嘈」表現大弦的寬厚感,「切切」體現小弦的細碎、輕俏。「如急雨」、如「私語」分別以人熟悉的音響比喻大小弦的聲音,隨後以「大珠小珠落玉盤」比喻大小弦的和聲,樂聲儘管有高低的不同,但卻是同樣清脆悅耳,顯現了不同間的相同之處。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水泉冷澀凝絕」 這三句傳神的表現琵琶聲音的巧妙變化:由圓潤流滑到聲音餘韻的表現,下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起因是「別有幽愁暗恨生」彈奏間的留白,給人更多的想像空間,餘音中帶著動人的故事。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鎗鳴」……短暫的餘音後樂聲再次響起,生動描繪樂曲的氣勢、力量,鏗鏘有力,氣勢奔放!「曲終收撥當心畫」 之後四句,在如裂帛的聲音下再次歸於寂靜,這留白不同於上一段的「無聲」,是真正的結尾,曲終收音的留白。

閱讀這一段彷彿欣賞一首完整的樂曲演奏,只可惜無法現場聽聞。 

胡琴(二胡)

元 楊維楨《張猩猩胡琴引》
張猩猩,嗜酒復嗜音。春雲小宮鸚鵡吟,猩猩帳底軋胡琴。
一雙銀絲紫龍口,瀉下驪珠三百斗。劃焉火豆爆絕弦,尚覺鶯聲在楊柳。
神弦夢入鬼工秋,湘山搖江江倒流。玉兔為爾停月臼,飛魚為爾躍神舟。
西來天官坐栲栳,羌絲啁啁聽者惱。張猩一曲獨當筵,乞與五花金線襖。
春風殘絲二十年,江南相見落花天。道人春夢飛蝴蝶,手弄金瓢合簧葉。
張猩猩,手如雨,面如霞,勸爾更盡雙叵羅。白頭吳娥年少歌,金剛悲啼爾樂何。

File:Erhu.png
二胡是一種弓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公共領域)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又號鐵心道人,他的古樂府詩最富特色,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為歷代文人所推崇。

此詩為楊維楨聽胡琴樂手張猩猩彈奏的過程,形容琴音極為生動:

第一段的驪珠指古代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將樂手演奏胡琴比喻龍口瀉下驪珠,頗似《琵琶行》中白居易以大珠小珠形容琴音,只是樂器不同,其意更顯珍貴、難得。

「劃焉火豆爆絕弦,尚覺鶯聲在楊柳。神弦夢入鬼工秋,湘山搖江江倒流。」琴師演奏之音鏗鏘有力,彷彿跨越時空,瞻之在前,忽焉在別處,琴藝鬼斧神工,讓山河顛倒,甚至讓月宮的玉兔為之停留,飛魚為之跳躍。也讓西來之神靈駐足聆聽,他一曲歌就可充當宴席的主場,讓主人賞賜珍貴的衣服。

他的音色讓我回憶了一段故事,如同遊歷江南見到落花似錦之感。「道人春夢飛蝴蝶,手弄金瓢合簧葉」這段引用莊周夢蝶的故事:如夢似幻,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聽琴的我是否也在夢中呢??

最後又拉回現實,繼續形容張猩猩彈奏的過程獲得聽眾的滿堂彩,爭相敬酒。無論技藝如何高超最後都會年華老去,人感覺很快樂,但在覺者的眼中只能不斷地嘆息啊!@*#

責任編輯:王愉悅

點閱【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好的樂器屬於神來之品,可遇而不可求。
  • 一把骨笛,一把將人類音樂史往前推進了8-9千年,甚達上萬年。中國河南省漯河市武陽縣賈湖村遺址出土的骨笛經過了八千多年的掩埋竟然還能吹出民歌曲調,聲音清樂嘹亮。骨笛之作技藝精湛、音高表現完美出色連專家都堪不破破綻,更是個驚世紀錄。
  • 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是正的意思,雅樂的特點就是中正平和,莊重肅穆。周公制禮作樂,完備了雅樂的體系,把音樂、舞蹈與宮廷禮節、郊廟祭祀等宗教活動相結合,用以教化貴族的生活與禮儀。
  • 相傳,神農氏繼承天下後,取法宇宙萬物的原理,削桐木做成琴身,用絲繩當弦,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上通神明之德,並引導萬物和諧。
  • 陸游生於北宋宣和年間,年幼時期便遇上靖康之禍,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因此早年便立志抗金救國,他天資聰穎,十二歲能詩文,在參加禮部考試時名列第一,但因喜論恢復,仰慕民族英雄岳飛,在他的詩中曾寫道:「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 《高僧傳》依僧人的德行、事蹟,分作「譯經」、「義解」、「神異」等十科,每科均有論述,其中「經師」一篇的論,為現存佛門典籍中關於樂論最完整的一篇紀載,
  • 相傳遠古的三皇,神農氏取法宇宙萬物之理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與神溝通、引導萬物和諧。在周朝時期,音樂教育被認為是貴族必修的「六藝」,任何一位貴族子第都要能彈奏。琴並非宣洩情感,而是用來純淨情感,清除邪念。
  • 出定後的文天祥不禁淚流滿面地說:我都明白了!緣起、緣滅,是非成敗轉頭空,正道大法已得,生死僅是一念間,我已不復迷惘。說罷便提起筆繼續寫下未完成的《正氣歌》。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