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館急難救助12項改革 專線設「錄音」功能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北報導)日本關西機場因颱風導致關閉事件後,外交部急難救助效能成為輿論關切焦點。外交部針對「急難救助」研提12項改革行動,包括專線建置「錄音」功能、設置「評議委員會」公評重大爭議,增設國內外即時通訊平台,還編列「急難救助經費」,以免駐外人員需自掏腰包幫助旅外國人,卻經常有去無回。

外交部主任秘書李光章30日表示,希望重新確認外館急難救助的合理範圍,盼有限外交人力,能運用在真正需要急難救助的國人身上。

今年9月間關西機場因颱風關閉,滯日台籍旅客半夜致電駐處要求代訂住宿,遭駐處拒絕,來電者憤而上網爆料,指控駐外人員態度不佳,而後,引發網友與媒體一陣撻伐,又在不實消息推波助瀾下,駐大阪辦事處長輕生蘇啟誠疑似承受不住巨大壓力而輕生。

外交部表示,我國人每年出國旅遊已達千萬人次,旅外期間遇有不便或困難,多會向駐外館處求助,以2017年為例,外館協助旅外國人急難救助事件即高達5,952件。

旅外國人請求外館協助事項五花八門,最多為護照證件、皮包失竊案,但,也不乏有特殊要求,如:代訂旅館、借錢吃飯、沒錢買交通票、代收行李或轉寄私人物品等。

李光章表示,為確認外館急難救助合理範圍,強化同仁緊急應變能力,減低濫用外交資源情況,一個多月以來,外交部長吳釗燮與主任秘書李光章召開多次會議,針對急難救助機制進行深刻檢討,共研提12項改革行動,以達「課責合理、救助有效」兩大核心目標。

「課責合理」內容包括:修「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實施要點」重新訂定急難救助範圍、編製「自我處理旅外不便」文宣;急難救助專線設置「錄音」功能釐清投訴爭議;桃園機場「緊急聯絡中心Call Center」分案分流管理;設置「評議委員會」邀外聘委員就重大爭議事件公評檢視,以及加強推廣海外旅遊保險概念。

提升「救助有效」包括:重大災難緊急應變作業規範,依災變程度,分級啟動司級、部級及國家級三級應變機制;結合駐在國救災能量,善用簡訊、LINE及APP等數位工具設置「平安錦囊」強化事前警示、彈性調度鄰近館處協助;建立國內外相關單位「即時通訊群組」,安排研習培訓同仁危機應變能力、「編列急難救助經費」協助緊急安置國人。研議12項改革措施,外交部期許,繼續努力為旅外國人提供優質協助。◇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