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宇:零距離觀察台灣2018年九合一選舉

人氣 1659

【大紀元2018年11月30日訊】台灣九合一選舉塵埃落定,民進黨敗選,國民黨大勝。然而,不論是藍營還是綠營執政,只要是民主投票,就是台灣民眾的勝利。

身在選情膠著的台北市區,在選舉前後,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無論是大公司職員、飲料店打工學生,或親朋好友聚餐時刻,大家都在討論彼此的政治理念,社交軟體上也被各種公民投票議題洗版,人們互相鼓勵「要去投票,表達自己的心聲」。此情此景,顯示台灣公民的民主實踐確實在不斷走向成熟。

由於今年選舉公投議題多達十項,有多張選票,選舉過程也變得較長,但絕大多數台灣民眾十分珍惜手中的選票,即使要排隊一、二個小時,也堅持要投下神聖一票。筆者還看到一位剛滿十八歲、可以投公投票的學生選民,她第一次投票的滿足神情,令周圍的「大人」們都笑開懷。

只要在現場觀察到此場景,都會得到一個結論,要走向民主的中華民國台灣倒退回專制極權的政治體制,拿回選民手中的選票,強迫民眾沉默面對公眾議題,只能說絕無可能。因此,無論勝選者是藍是綠,都不能解釋為「中共的勝利」。

這次選舉結果,對執政的民進黨而言是一大挫敗,想請問綠營,近年多次選舉勝利是否使綠色執政的姿態變得過於高傲?忘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有永遠不變的民意,民主政治的常態是政黨輪替——令民眾不滿意,換人做看看,只是剛好而已。

現在全球的趨勢是「向右轉」,回歸正統價值觀,大多數選民是支援傳統價值的溫和派,執政黨錯估情勢,在當前物價飛漲、薪水緩漲,民眾憂慮不已的時刻,還強行通過左派激進的法案,終於失了民心。

而對目前在野的國民黨而言,2016年總統大選後歷次選舉失利,許多評論,甚至國民黨內部都認為黨氣數已盡,領導層老化,接班無人,且沒有主要的中心議題論述。

但民主政治常常令評論人跌破眼鏡。二年一過,風水輪流轉,國民黨重視經濟民生與正統溫和的價值觀再次得到選民青睞。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多數台灣選民對「中華民國」與中華文化的認同,深入骨髓,也因此支持高舉青天白日旗的中國國民黨。

有評論擔憂,九合一選舉顯示,台灣民眾選擇「九二共識、中國讓利、買辦分配、派系執行」的邏輯,筆者不這麼看。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可能支持國民黨、民進黨甚至其他小黨,但不論如何,絕不會支持專制的共產黨。所以中共在選後一系列「以商逼政」策略,台灣社會事實上都看在眼裡,實際成效如何,只能說十分保留。

由九合一選舉觀之,民意難以預測,只有站在順天應人的一邊,才能得到選民的眷顧。#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林俊憲:2018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的挑戰
台灣選舉前 陸委會:中共操作輿論干擾選情
中共攪亂台灣選舉 國安局:至少十幾種方式
台灣選戰落幕 美中台關係隱現七大趨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