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月潭花火音樂會 傳承無形文化資產

佳平部落彩虹古謠隊的演出。(日管處提供)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日月潭花火音樂會3日晚間於伊達邵碼頭登場,以推廣「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文化資產為主軸,由「括排灣族口笛與鼻笛」保存者、佳平部落彩虹古謠隊、「布農音樂-pasibutbut」保存者及彰化縣北管新生代圓仔花樂團等團隊,藉由同台演出共同傳承無形文化資產。

本次音樂會為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系列活動的倒數第三場,也是日管處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今年首度的合作。

日管處表示,晚上的表演團隊都具有台灣在地文化特色,比如排灣族口鼻笛的「謝水能」及「少妮瑤・久分勒分」,皆為文化部認定的重要傳統藝術文保存者,用「口」與「鼻」演奏鼻笛,充分呈現濃厚的獨特排灣族文化。

而少妮瑤・久分勒分更是臺灣第一位學習口、鼻笛的女性,打破排灣口鼻笛「專屬男性」的傳統印象。

日月潭花火音樂會最後以300秒煙火展演為當天活動劃下句點。(日管處提供)

佳平部落彩虹古謠隊和「布農音樂-pasibutbut」保存者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都長期致力推廣原住民特色音樂;彰化縣北管新生代圓仔花樂團則以北管音樂為表演內涵。

花火音樂會最後以300秒煙火展演為當天活動劃下句點,讓與會民眾共同體驗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日月潭花火音樂會最後以300秒煙火展演為當天活動劃下句點。(日管處提供)

日管處期許透過與文化部文資局的合作,經由日月潭花火音樂嘉年華的舞台,展現我國傳統表演藝術,活化無形文化資產,也讓更多國內外遊客一起感受傳統藝術與當代的互動,提升台灣傳統表演藝術的能見度。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