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聯邦不同規 華人商家吃啞巴虧

她獲紐約市長殘障人士服務辦公室的「無障礙免責證書」仍被殘障人士指控 被告至聯邦法庭

人氣: 16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最近一兩年,紐約的聯邦法庭出現殘疾人針對小商家的大規模訴訟案,有殘疾人平均每個月都提出幾份新訴狀,並有專門的律師幫他們提告。其中,曼哈頓華埠和蘇豪區,因商舖門面狹窄,樓房老舊、沒有完備殘疾人設施,成為殘障者提告的目標。

華埠茶餐廳今年亦被殘疾人提告,理由是大門沒有殘疾人坡道。
華埠茶餐廳今年亦被殘疾人提告,理由是大門沒有殘疾人坡道。(蔡溶/大紀元)
殘疾人法規定,商家需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設施。
殘疾人法規定,商家需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設施。(蔡溶/大紀元)
篁上篁酒家現在已在門前安裝了門鈴,殘障人士只需按門鈴,店員會立刻提供輪椅坡道。
篁上篁酒家現在已在門前安裝了門鈴,殘障人士只需按門鈴,店員會立刻提供輪椅坡道。(蔡溶/大紀元)
梁女士的餐館門面狹窄,還有階梯,無法按「殘疾人保護法」整改,或整改的經濟負擔過大,獲得紐約市「無障礙免責證書」,但仍然被告上聯邦法庭。
梁女士的餐館門面狹窄,還有階梯,無法按「殘疾人保護法」整改,或整改的經濟負擔過大,獲得紐約市「無障礙免責證書」,但仍然被告上聯邦法庭。(紐約南區聯邦法庭文件)
梁女士的餐館門面狹窄,還有階梯,無法按「殘疾人保護法」整改,或整改的經濟負擔過大,獲得紐約市「無障礙免責證書」,但仍然被告上聯邦法庭。
梁女士的餐館門面狹窄,還有階梯,無法按「殘疾人保護法」整改,或整改的經濟負擔過大,獲得紐約市「無障礙免責證書」,但仍然被告上聯邦法庭。(紐約南區聯邦法庭文件)

西裔殘障者Nicole Burgess月前控告蘇豪區一家中餐館,稱門前有階梯,商舖門面狹窄,無法滿足殘疾人無障礙需求。經過律師查證,從今年5月至8月,該名殘障者3個月內已告了7宗民事案。

這家中餐館的業主Sam Leung(梁)女士說,她在開餐館前,已經向紐約市樓宇局(DOB)申請備案,由於建筑結構問題、門面狹窄,無法按「殘疾人保護法」整改,或整改的經濟負擔過大(超過裝修費用的20%),要求豁免。經過建築師、專業估價者的成本估算、會計師及市長殘障人士服務辦公室(MOPD)的審核等一系列手續,她獲得一份「無障礙免責證書」(waiver certificate)。

但即便有這份證書,紐約市的政府部門承認她的餐館合法經營,仍然擋不住殘障人士的法律訴訟,梁女士被對方追討每一條違規賠償金25,000元以及律師費。為甚麼?

「因為殘障者在紐約南區聯邦法庭提告,用的聯邦ADA(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法案,紐約市沒有管轄權」,梁女士說。聯邦法律規定,公眾場所要具備殘疾人設施,此類案件證據確鑿,她沒有多少爭辯的空間。她只能和對方商談和解條件。

那麼,房東有責任嗎? 梁女士說,她最終面臨兩起訴訟,一起是Nicole Burgess把她和房東雙雙告上法庭,理由是商家環境歧視殘障人;另一起是房東告她,理由是租約中要求租客必須符合經營相關的所有法律要求,換句話說,房東要她獨自賠償殘障官司的費用。

梁女士的案件並不是個案。華埠勿街45號的茶餐廳今年10月底也被一名殘疾人Christopher O’Rourke提告。勿街66號的篁上篁酒家去年也被殘障人士馬達托(Arik Matatov)指控,現在已在門前安裝了門鈴,殘障人士只需按門鈴,店員會立刻提供輪椅坡道。

其中,殘障人士馬達托被視為職業「碰瓷」(投機、敲詐勒索)的殘障人士。數據顯示他一共向紐約市的49戶小商家提出指控,要求每戶賠償5萬元,理由是他們沒有安裝正規輪椅坡道,威脅如果不支付這筆錢,將提告這些商舖。而當《紐約郵報》記者前往其住處找他採訪時,卻赫然發現他可以行走,並不需要輪椅。

網絡商家需考慮視障人士需求

實際上,除了輪椅人士提告外,紐約的聯邦法庭也出現視覺障礙人士大規模針對網絡商家發起的新訴訟。稱商家的網站設計令盲人無法使用,是歧視殘疾人。一名吳姓(Wu,音譯)視障女子,最近將裝修公司、化妝品公司、超市、餐館等幾十個商家告上東區和南區聯邦法庭,起訴原因均為網站設計違反了殘疾人法案,使視障人士無法獲取店家的營業時間和地址等信息,違反了聯邦殘疾人法案和紐約州人權法。  ◇

責任編輯:家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