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致五常大米滯銷 數千農民維權

人氣 9459

【大紀元2018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洪寧採訪報導)因米商大量購入外地低價米,導致黑龍江五常市農民種植的五常大米出現嚴重滯銷。12月3日一大早,數千名農民聚集到五常市政府提出訴求,要求政府控制米商購入外地米的行為,保護當地品牌,幫助農民將滯銷的水稻賣出去。

據村民向大紀元記者反映,米商從外地大量購入低價大米,摻兌一少部分五常大米冒充正牌,且故意壓低收糧價,對農戶造成衝擊。

由於米商存的很多糧食還沒有售完,導致一直未收購當地產的新米,大米在農民手裡賣不出去;而政府監管不到位以及官官相護,也令村民不滿。

官官相護 維權無果

參與現場維權的種植戶劉村民表示,12月3日,有數千名村民自發到市政府上訪,村民要求政府控制米商大量購入外地糧食,幫助農民銷售滯銷的大米,保護五常的大米品牌。

劉村民指,人去得挺多,政府答覆得挺好,但過後又沒人管了,他們是官官相護,都是有利益關連的。

「我們去政府舉報,政府嚴打了2天,外地拉糧食的大貨車停留了一段時間,但最後還是放進來了,還在收外地的糧食。」他說,之前村民也找相關部門、媒體舉報,但沒見效。

「他們都是通氣的。」這位村民指,米商都會給官員送禮,老百姓不會給政府送禮。

五常市另一位也參與維權的李姓村民表示,現場有好幾千人,有許多村民都是聽說上訪的事情後,主動加入進去的。

由於五常周邊地區的米價不高,米商都是幾十噸上百噸地購入大米,卻不收當地農民自產的大米。「我們被逼得沒招了,在網上自己想辦法銷售一批大米,給自己家減輕些壓力。」他說,農民一年的費用很高,好多人是貸款租的地,得賣出錢把貸款還上啊,所以大家都很著急。

據悉,大概有90%農戶家的大米未有銷售。

米商大量購入低價米 衝擊正品

劉村民說,當地的米商從吉林等地購進低價大米,大約在1.3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然後兌少量的五常大米,兩樣摻在一起賣,卻打著五常大米的商標和包裝欺詐消費者。

去年開始的時候,水稻價格大約在2.7元一斤,有的米商就開始存糧,以為後期會漲價能賺到錢,沒想到後期跌到了1.7~1.8元左右。由於庫存量大導致到現在米商賣的還是沉糧,而不收當地的新米。他們不收購,農民的糧食就賣不出去,然后他們再出低價收當地的米,有些農民著急用錢,就會便宜賣。

據他介紹,由於種植五常大米成本高,所以價格也高,正品五常大米成本都將近5.5元多錢,加上包裝得6元左右,現在合作社賣的大約是8元左右一斤,米商大批量賣則約5元一斤,市上賣的五六元一斤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成本都下不來。

他指,當地雖然有個五常稻米產業協會,但不涉及到他們的利益他們不會管這些事情。

除了人為因素,今年還遇上了洪澇災害,糧食產量不高,比去年減產很多。該村民說,眼下,他自家的稻子還沒開始出售,當地有不少村民是貸款租地耕種的,只想多掙些錢,但現在糧食賣不出去,貸款就還不上,因此心裡十分著急。

官方回應

就種植戶反映的情況,記者撥通了五常市大米協會的電話,一名男性職員回應,造成當地大米滯銷的原因是市場不景氣,去年的價格過高,導致各大米業有庫存,今年銷路不暢,許多米業購糧的慾望就不大。

對於村民反映米商進外地低價米,摻五常大米冒牌正品銷售,該男子称不了解這方面的事情。

7日下午4時40分左右,記者又撥打五常市商務糧食局辦公室電話,一名自稱是值班人員的男子說,主任已經下班了。記者又撥打調控部電話,則無人接聽。#

責任編輯:周儀謙

相關新聞
內蒙土豆滯銷幾十億斤 農民賠錢成定局
中共進口外國滯銷水果 廣西荔枝積壓沒人管
疑批評知名主播 大陸900萬粉絲網紅被禁言
張學友睽違6年返台北開唱 秀一字馬全場嗨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