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40年農村加速蕭條 中共農業部長罕見承認

人氣 6444

【大紀元2018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梁欣採訪報導)中共農業農村部長韓長賦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講話中,隱晦指出中國農村目前的「蕭條」和「凋敝」現狀;他稱,要以「五推進一加強」來振興鄉村。但有觀點認為,繁瑣的理論中,缺少解決根本問題的步驟。

2018博鰲亞洲論壇年會「轉型中的農民與農村」分論壇上,韓長賦說,中國農村農業在40年過程中,「蕭條」是一個普遍現象。

他還稱,現代化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越蕭條的鄉村」。要扭轉這種不協調的情況,就要防止在城市化過程中鄉村農村「凋敝」。

事實上,農業部官員過去就在相關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中國農村加劇蕭條、凋敝之說。但是,出自中共農業農村部長的口中,自然引起外界的訝異。

長年關注、幫助農民、原《百姓》雜誌主編黃良天向大紀元表示,他對中共官員的文化程度一直持保留態度,不能指望他是農村農業部部長就能做什麼。

「他(這麼說)無非是在揣摩上意。領導需要什麼,比如說現在『扶貧』,他就講農村真的很貧困……所以我對他們所謂的要扭轉持保留態度,包括改革開放以來每年發的所謂的中央1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村、農業、農民,號稱三農問題,都是關於這些。」

大陸農村的凋零甚至消失,人口向城市轉移的現象,在網上時有許多討論。一個被引用的數據說,「據(中共)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時中國有360萬個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減少到270萬個,平均每天約有250個自然村落消失。」

韓長賦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全面發展,要實現全面進步。」

黃良天表示,一個根本問題他沒有解決,它一解決,就可以了。「耕者有其田。把耕田、土地真正還給農民,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但是,這個根本問題他不去解決,繞來繞去。全世界只有中國這個地方,中國歷史也只有這個朝代,把耕地的權利分成三塊: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分開。」

「所有權,原來很清晰的產權給你搞模糊,以便他們(貪官)隨便地調度、隨便地出賣,使用權歸你,還有經營權可以轉啊。所以農民本來地就一塊完整的地,他給你從理論上和實際上搞得七零八落,就是這些所謂的中國理論家(農業部官員)。」

黃良天說,百姓沒有土地以後,他在農村生活沒有一種奮鬥和生活的基礎。中共搞農民沒有所有權的所謂土地集體制,使得地方當局隨時可以收回去。

「一個農民他沒有耕地,他叫什麼農民?集體是誰?集體是黨支部領導,土地也變成黨的,支部書記來支配你的土地。30年之間,黨的需要、國家有需要,不跟你商量就給你賣掉,你就變成失地農民了。」

早在中共建政之前,在中國農村中長幼有序,具血緣關係;存在的鄉紳、士紳文化,在中國社會結構中具有重要性。大部分士紳、知識分子告老後會還鄉,這讓中國的城鄉差距沒有現在這麼大。

黃良天表示,農村為什麼越來越落後,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原來農村大部分知識分子、一些官員退休都會回到家鄉,都把家裡蓋宅院。「落葉歸根、告老還鄉,我們的傳統習慣,現在沒有了。」

「這個問題很多,政治上、文化上、經濟上,對農村現在要恢復起來已經很難。通過人民公社化,對所有制的破壞;中國文化大革命,對文化的摧毀;在改革開放以後,從經濟上對農民和農村這種剝奪和無視。農民從文化上、政治上到經濟上失去了他應該有的權利。」#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共產主義黑皮書》:中亞的反抗與征服
《共產主義黑皮書》:黨內清洗與斯大林上台
碟叔:朋友難當(西方中國問題研究演變……)
勾結律師賺數百萬 中共最高法院法官獲刑6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