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小說:黑與紅(27)

作者:李科林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4月16日訊】24   再陷捕蛇羅網          

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學習檔的次數,時間都相應地加多了。我們還鬧不清匈牙利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毛澤東在國務院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講話,發表了。幾乎天天都是在學習這一檔,我下意識地感到,暴風雨即將來臨,又有什麼運動要開始了。出人意料,毛又發表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章,鼓勵知識分子,敞開胸懷,暢所欲言。並宣布黨要進行整風,號召全國人民,特別是知識分子要給黨,給黨的領導,黨員提意見,還特別強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我們越學檔,似乎感到「我們的黨,知道自己做錯了,不但自己在黨內整風,還擴大到黨外,讓非黨員,群眾給黨提意見,知錯必改」。我回想起,三反五反,肅反運動中,將那些犯了點小錯的同志當貪污犯審查。把一生從事音樂,拋棄香港的豪華生活,響往革命,積極投身革命文藝工作的音樂家,當特務審查,結果又不說是還是不是,不了了之。過去明明知道這不對,但不敢提,只好悶在心裡。這下可好了,黨的整風,我們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將這些事提出來了。

歌唱家們,大概比我們演奏樂器的思想開放,自由,大膽。黨一號召大鳴大放,寫大字報,演員們立刻動了起來。有的寫,有的刷漿糊,有的貼,看的人更多。有的在記錄,有的點頭,表示贊同,有的搖頭,嘆氣,認為過去黨對群眾太不關心,太不信任了。我是黑板報的主編,聽說歌劇團那邊很熱鬧,很紅火,我當然要去看看,取取經。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平時平靜的牆上掛滿了名導演,名演員和演出的劇照,現在鋪天蓋地的紅黃藍白各色的大字報貼滿了牆。我一張接一張地看,才看了三分之一,又有新的大字報貼上了。有時一張大字報貼上了,有人受到啟發,不一會兒,在這張大字報的周圍又貼了好幾張新批評,新質問。

我帶著一種既興奮,又懊喪的心情,回到了樂團。興奮的是覺得這次整風運動太好了,群眾在黨的號召下,都動起來了。懊喪的是,同樣是歌劇院的兩個單位,對運動的熱情,幹勁,卻差之千里。我是一個共青團宣教委員,又是黨準備接納的申請入黨的人,我感到我有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將這次黨「整風的偉大意義和精神」,再次在黑板報上,加以宣傳和強調。我寫好初稿後,拿去給黨支部書記審查。書記說:這次整風運動,就是要發動群眾自覺地,積極地給黨提意見,批評,今後,黑板報的稿件,你們自己做主,不必給黨支部審查了。

聽了書記一席談話,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痛快和解脫,今後我們心裡是怎麼想的,就要無保留的說出來。 我的動員稿,登在黑板報上已四五天了,怎麼連一張大字報也沒什麼貼出來?我真是心急似火燎,整天坐立不安,既沒有人好商量,又得不到領導的指示和引導。在這麼一場「偉大的運動」裡,我第一次產生一種有當家作主的感覺。但我這個人天生就不是領導的材料,一旦讓你作主,卻六神無主了。

第六天的一清早,我還賴在床上,只聽見外面嘰嘰喳喳,議論紛紛,我立即起身去看看有什麼新聞?大家都在談論我們樂團的第一張大字報貼在排練廳了。我三步並著兩步,幾乎是跑向排練廳。一張不到半張報紙大的中字報,歪歪扭扭的寫著不到兩行的字:「去年冬天下大雪,我看見xx背著xx從南屋背到北屋。」  這張莫名其妙的所謂大字報,既沒有具體批評的物件的姓名又不具名是誰寫的,弄得大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畢竟這是我們的第一張大字報,大家又興奮,又好奇,都在猜測xx和xx是誰?為什麼下大雪,不是互相攙著走,而要背著走向不到十米的對面北屋?

大夥看我來了,都向我提出,一定要找到寫這張大字報的人,問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黨支部撒手不管了,群眾都把我當成當然的領導,要我作主。天曉得,我自己也和大家一樣,對運動怎麼進行,怎麼開展,滿腦子裡一團糊塗漿,現在又出來這麼一張不知所云的東西,叫我上哪去找這個人啊?有人說:這張大字報不提名又不具名,說明此人對運動的看法不正確,不敢大膽地站出來提批評意見,這種作法干擾了運動的大方向。也有人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整風運動,不敢直接點名和具名,也是可以理解的,要保護這第一張大字報的積極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莫衷一是。

我也沒主意了。現在黨支部不能依靠了,我就去找平時談得來的黨員。他們也是分成兩派,有主張應該將大字報拿下來,以免轉移運動大方向,也有堅決認為必須將大字報提出的事,查個水落石出。因為住在南北屋的都是領導,這是關係到對領導人身的攻擊,還是對領導行為操守的批評。我覺得雙方都說得很有道理。徵求完黨員的意見,我還是拿不定主意。

第三天又是清晨,外面可鬧翻天了!原來這張大字報竟不翼而飛,不知給誰撕下來了。本來,這張大字報只不過是引起大家的好奇和議論,現在居然有人偷偷將大字報撕下,問題一下就複雜起來了。有人說這是打擊群眾的積極性,有人說肯定是XX, XX壓制批評,不讓人說話,尤其是本來就主張調查清楚的一派,更是如火上添油。原來鴉雀無聲的樂團,這下可亂成一團了。愈是在這種群龍無首的時刻,就愈是需要一個能帶頭,出面解決矛盾的領頭人,我決不是這塊料,但形勢不可抗拒地把我進一步推向了前臺。不但群眾找我,黨員也來找我,我竟然成了這件事的中心人物,成了一個非上級指派的不是領導的領導了。

我召集了其他四位黑板報的編委,還特地請了一位是支持保護大字報的黨員,一位是主張拿下大字報的黨員,開一個編委擴大會。編委中也有兩位黨員,擴大會共七人,有四位都是黨員。我將這次開會的目的以及目前大字報所面臨的問題,請大家發表看法。根據大家認真而仔細的分析:在嚴冬下大雪的深夜,能看到這一背人現象的人,決不可能是住在遠離領導住的四合院的樂團團員,寫大字報的人,只能是住在四合院裡的領導之一。大家又進一步探討,四合院的四家領導是:書記,指揮,團長和協理員(相當於副團長)協理員已於去年年底調到其它部門。從大字報歪斜的字體看起來,寫的人文化水準不高。四合院的三位領導幹部和夫人都是黨員,也都是大學學歷,如果對其他黨員有意見,盡可在黨內光明正大的提出。篩選之後,最有可能的就是協理員的夫人了。她不是黨員,平時又愛發發牢騷,我們一致認為去找她核實,弄清楚大字報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一來是必須保護群眾寫大字報的積極性,二來對誰壓制批評,擅自撕大字報,必須追查到底。

次日,我們三位非黨編委,來到南城協理員的住處。門鈴響後,半晌沒開門,估計是她在貓眼裡觀察,琢磨來的是什麼人?門終於開了,她笑盈盈地對我們說:我就知道你們會來找我,怎麼樣?知道我說的是誰了吧?我們告訴她,大字報都給人撕掉了。她一聽說給撕了,氣不打一處來。大聲嚷嚷:「本來我沒有提名道姓,就是給他們留點情面,我料想他們也不敢自己去撕,而是拍他們馬屁的嘍囖們幹的。回去告訴他們,我王某敢作敢當,他們倆敢不敢和我對質,說我污衊造謠?……」沒想到這位平時在我印象裡嘻嘻哈哈,發牢騷,沒什麼政治頭腦的家庭婦女式的人,對整風的精神,理解得頭頭是道。我們答應她一定對她的大字報調查清楚,給她一個明確的答復。

現在大家已很明確背人和被背人的人是誰了,而且,兩人的關係的確不太正常,也是不容分辯的事。現在主要的問題,已不是xx和xx是誰和他們之間的關係的問題了,而是誰撕大字報的問題,這是牽涉到壓制批評和抵制運動的原則性的大是大非的問題…… (待續)#

責任編輯:馬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青島的朋友來信說,他有一位好友的女兒叫湯西梅,父親是醫生,四川人,母親是德國人,也就是說她是一位混血兒。
  • 我心不在焉的聽著,我一點沒有因為她的進步而感到高興,像她當初考取學院那樣興奮地祝賀她,反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革命隊伍對改變一個人個性的力量,真是神速。可我這個「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人,怎麼也甩不掉身上的小資產階級情調呢?我感到我和她之間,已拉開了距離。
  • 慰問團結束了在朝鮮的慰問演出。熱鬧的氣氛過去了,一切又歸於平靜和正常的學習,開會,排練演出。
  • 有一次,我正在房裡悶頭睡覺,一陣急促的敲們聲把我驚醒,我開門一看竟是她!這真使我感到意外。她說:「我們談談。」我說:請進,請進!請坐,請坐!」她沒有坐,就說:「我們結婚吧。」說完,背轉身就走了。
  • 突然一隻狼說道:「其實,狼有狼的法則,狼也有愛心,甚至會扶養人類嬰孩,當然也不會攻擊未成年女孩,何況女孩為了救羊,決定以身餵狼,這是感天動地的故事,那二隻癱下的羊,為救牧羊女也願意捨身餵狼,這些自我犧牲精神,令狼群感動!其實,狼與人類本可諧和相處的⋯⋯」
  • 劉佳聽到「為它賣命,能好嗎?」這句話,感覺自己從牢籠裡跳出來似的,大聲說:不好,當然不好,我就是被這個邪黨害苦了!從小到大聽它的話,結果怎麼樣?拚命工作,剛到中年還被一腳踢開!讓多生孩子,生了養不起了,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個政策是為老百姓著想?瘟疫來了,全國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開,拿民生當兒戲。
  • 茂利一邊裝菜,一邊對大車司機說:這岔路口把兩塊地分開,東邊的老地用老法子種,菜好看還好吃,我們西邊的差點誤入歧途,我就是聽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著啊,走什麼路,選哪邊太重要了,你選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給壞的邪的站隊,就沒個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邊。
  • 老蒙在離休前是個「長」,「平穩著陸」退下後,買花草,認識了老鄭。一來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鄭說,現在朋友多數相互利用,稱兄道弟也不見得為情誼,我們的花緣比金子珍貴。
  • 記得我整個小學階段好像都在撿破爛,學校每學期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上交多少斤廢鐵,還撿過廢紙。家裡能上交的東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溝我們都不會放過。我們很大一片家屬區的孩子都在同一間學校上學,全校的學生都要求撿廢鐵,到哪裡去撿呢?
  • 大陸知名媒體人江雪的文章《長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誌》,記錄了一些封城細節和感受。在嚴厲控制言論的牆內,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難掩內心憤怒的吶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