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之光 郭章盛讓台灣咖啡揚名國際

郭章盛引進的新品種瑰夏(藝伎)獲得美國咖啡品質協會(CQI) 精品咖啡認證 全球排名第16名。(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174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6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牛頓因一粒蘋果發現地心引力,古坑咖啡農郭章盛,因對咖啡的好奇,加上不斷的引進新品種,締造更高品質,連續十年全國、全球比賽皆得名,被譽為「極頂台灣咖啡」,今年又獲美國咖啡品質協會(CQI) 精品咖啡認證,以87.58高分,排名世界第16、亞洲排第一名,讓台灣咖啡揚名國際!但他的終極目標是擠進全世界前10名!

因好奇而種咖啡

民國69年,家住古坑石壁,從小喜歡種樹的郭章盛,聽長輩說:「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古坑荷苞山種了很多咖啡!但日本人回去後,咖啡都被當地人砍掉改種麻竹筍了!」從沒見過咖啡的郭章盛心想:「山裡應該還有沒被砍掉的咖啡吧!」於是好奇的深入荷苞山區去尋找咖啡,果然發現在高海拔地區還保留了一大片的咖啡園,當時也不知道是不是咖啡,只知道它長得很像當地人說的「狗骨仔草」,就順手拔了20多棵回家種!

咖啡豆因授粉時間不同所以成熟的時間也不同
咖啡豆因授粉時間不同所以成熟的時間也不同(嵩岳咖啡提供)
盛開的白色咖啡花
盛開的白色咖啡花 (嵩岳咖啡提供)
嵩岳咖啡園的一角
嵩岳咖啡園的一角(廖素貞/大紀元) 

土法煉鋼 自製咖啡

二年後竟結出紅紅的果實,郭章盛說:當時也不懂得要怎麼處理,就把它採下來,然後用手把種子擠壓出來,拿去曬乾後,就用炒菜鍋炒,炒到滿屋子都散發著香味時,才敢確定自己種的是咖啡!接著把炒熟的咖啡裝進鋁罐,再用刀柄搗碎磨成粉後,用開水沖泡來喝!這是他第一次土法煉鋼,自製咖啡!

棄茶園改種咖啡

921大地震以後,古坑鄉鄉長謝淑亞為振興地方產業,大力推廣具有歷史文化的古坑咖啡,當時石壁高山茶已不再有優勢,郭章盛因有民國69年時種植咖啡的成功經驗,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棄茶園改種咖啡,種苗就是荷苞山的阿拉比卡!

果實累累的咖啡樹
果實累累的咖啡樹(嵩岳咖啡提供)

台灣咖啡價高 乏人問津

2003年(民國92年),古坑鄉公所舉辦首屆台灣咖啡節,打響了古坑咖啡的名號,那時華山的庭園咖啡如雨後春筍一家一家的開,每到假日,上山喝咖啡賞夜景的人潮,擠爆了華山街道,那年郭章盛種的咖啡也開始採收了,原以為華山就是個好市場,不料當時因進口咖啡價格便宜,台灣咖啡豆因價格高乏人問津!

郭章盛向參觀者解說咖啡的生長過程 (嵩岳咖啡提供)

挨家挨戶賣咖啡 一度想放棄

為了賣咖啡豆,郭章盛曾挨家挨戶拜訪,但都沒人要買,「那時家裡滿屋子堆的都是咖啡!眼見下一季的咖啡就要採收了!心裡衝擊很大,一度想放棄!」郭章盛說,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感謝古坑農會當時以成本價格收購了他的咖啡,幫他度過一個大難關!

郭章盛說,台灣咖啡因成本高,價格無法與進口咖啡競爭,古坑咖啡農種植的咖啡豆,必須仰賴農會收購,但農會因銷路問題,只能限量收購,因此規定比賽有得名的,農會才能收購!

一桶桶採收下來的咖啡豆 (嵩岳咖啡提供)

連續十年得獎  知名度大大提高

咖啡農為了生存,必須每年參加咖啡比賽,郭章盛也因此年年參加咖啡競賽,2005年第一次參加台灣咖啡節全國咖啡生豆評鑑,即獲得全國冠軍。2009年起連續十年全國、全球比賽皆得名,10年內冠軍就有7次,贏得冠軍咖啡之美譽。

2010、2011年,郭章盛又連續獲得美國SCAA世界精品咖啡競賽肯定,全球排第22名,「嵩岳咖啡」的知名度從此打開,目前已有許多國外買家與他接洽,台灣UCC旗艦館也有販售他生產的咖啡豆。

精益求精 花錢試喝咖啡

雖然連續十年得了不少獎,但精益求精不斷締造更高品質與佳績的郭章盛並沒有因此而自滿,他說:參加比賽的目的,是對自己產品的一種檢驗,當然能得名最好,萬一沒得獎,透過比賽才知道自己的產品還有哪些要改進的! 因此只要聽說哪家的咖啡好喝、有名,他們夫妻都願意花錢去試喝,來吸取人家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因為喝咖啡他們花了不少錢,也跑遍不少地方,但很值得!

咖啡農郭章盛(左三)獲雲林縣長李進勇(右三)贈匾「啡越亞洲」致賀! (廖素貞/大紀元)

從小學會嫁接技術

喜歡種樹的郭章盛,在小學的時候就學會「嫁接」技術,他說,家裡種了很多棵桃子和李子,但他發現不是每一棵都很好吃,「要怎麼讓每一棵都變得很好吃?」於是他就去學校的圖書室尋找答案,發現透過嫁接可以改良品種。

引進藝伎品種 拿下輝煌成績

因此在種植咖啡過程,他非常重視品種的改良,在他的咖啡園就有20多種品種的咖啡,近年更引進依索比亞的「瑰夏(藝伎)」咖啡,為他拿下全國咖啡生豆的總冠軍,及美國的精品咖啡認證,為台灣的咖啡寫下輝煌的一頁。

好的品種 還要經過純化

但不是有了好品種就萬事OK了!同樣是以藝伎品種參加比賽,但只有郭章盛得獎,關鍵在哪裡?就在品種的純化,郭章盛說:咖啡品種的改良,不像一般水果,直接採下來吃就能知道好不好吃,而咖啡必須成熟後經過曬乾烘培後泡出來喝才能知道風味的好壞。

為了分辨每棵咖啡品種的優劣,因此必須分棵採收、分棵後置處理,好的留下、壞的就淘汰掉。郭章盛說,一般農民會覺得很麻煩,而且也捨不得砍掉。

郭章盛對咖啡品質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及用心投入的專業田間管理,深得行家與饕客的青睞,也締造了他在咖啡領域的輝煌成就!

海拔在1200公尺~1800公尺的嵩岳咖啡園
海拔在1200公尺~1800公尺的嵩岳咖啡園(嵩岳咖啡提供)
在室內頂樓曬咖啡豆 不用擔心下雨
在室內頂樓曬咖啡豆 不用擔心下雨(嵩岳咖啡提供)

責任編輯:于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