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土地流拍率上升 財經人士:勿投資樓市

人氣 8571

【大紀元2018年0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中金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前三週,持續監測的60個城市土地流拍率上升至9.4%,而7月份全月為7.3%。

據《證券日報》8月30日報導,中原地產研究數據顯示,各地的土地出讓金額依然刷新紀錄,但流標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多。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一共有796宗。其中,一線城市土地流拍共有13宗,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二線城市土地流拍共154宗,同比增長200%;三四線城市土地流拍合計達629宗,2017年同期為284宗,同比增長121%。

另外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拿地金額同比微漲0.4%,拿地面積同比增長19.8%,拿地成本則下降了16.7%。其中在一線城市,20家代表房企拿地樓面價同比下降19.1%。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土地流拍的情況看,說明土地市場面臨一定的壓力,房企拿地比較低調。部分流拍的土地可能影響後續補庫存和增加新房源。

中原地產則對此表示,流標的現象越來越多顯示房企資金壓力逐漸出現,疊加最近各種企業的融資壓力大,使得房企拿地積極性持續降低。

大陸財經評論員齊俊傑對此表示,開發商應該是想拿地的,但是現在的資金鏈不允許他們這麼做,融資渠道全部收緊,發債受限。上週開始,浙江、江蘇、上海等地銀監局發文暫停新增地產信託的報備,這就意味著開發商的又一條資金通路徹底被堵死,以前信託裡面,房地產融資幾乎占了一半,現在這個暫停,對於房地產以及信託行業都是滅頂之災。現在民間金融已經基本被打殘,人民幣快速貶值,讓開發商在海外發債的成本也急速上升,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對於資產負債率極高的房地產企業來說,這個冬天並不好過。

更為關鍵的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進入債務兌付高峰期,2018年要還債2.9萬億(人民幣,下同)、2019年還6.1萬億、2020年是5.9萬億,2021年則還有3.4萬億。也就是說這四年加起來要還債18.3萬億,一些負債率超過200%的企業包括,泰禾集團,泛海控股,綠地,佳兆業,融創,恆大等知名企業,這些公司幾千億的負債,光還債一年就要上百億,所以房地產行業未來的業績可能會逐漸變差。而股市提前都做出了反應,負債率高的這幾家企業,從去年開始股票就已經在不斷下跌了。

齊俊傑認為,現在又到調控的艱難時期,未來一線和幾個二線城市樓價會繼續回落,而三線四線,因為棚改貨幣化安置退潮,會迅速流動性枯竭。不是降價的問題了,而是你降價也根本賣不掉了。至於省會二線城市,還是跟人口流動政策有關,2018年很關鍵,能搶到人口的城市,房價還能堅挺一下,如果沒有人口流入,甚至人口流出還高房價的地方,那麼可能就真的危險了。

齊俊傑勸想要投資樓市的人:如果不是剛需,就想投資,那麼還是算了吧,未來流動性會越來越差,你可能賺了市值,但再也見不到回頭錢了,高興2年,卻要背負一輩子的債務壓力。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財經學者:大陸樓市真正殺招將至
分析:中美貿易衝突 大陸樓市面臨三種選擇
大陸樓市開始漲 又被任志強言中了?
5月大陸樓市又高燒  誰是背後推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