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憂人工智能失控

人氣 370

【大紀元2018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綜合報導)特斯拉的CEO馬斯克 (Elon Musk) 又上了新聞頭條。9月6日 (週四) 晚,他在加州參加喜劇演員喬‧羅根 (Joe Rogan) 的網絡直播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時,大飲威士忌酒,並抽了一口羅根遞給他的大麻。

羅根在2009年推出免費播客 (Podcast),到2015年聽眾超過1,100萬人,是美國最受歡迎的網絡播客節目之一。這次訪談也是特斯拉私有化鬧劇之後,馬斯克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羅根經常在節目中邀請嘉賓一同吸食大麻。週四他如法炮製,遞給馬斯克一支。馬斯克問這是大麻還是雪茄,得知是大麻後又問是否合法。

羅根說這是醫用大麻在加州合法,馬斯克吸了一口。他表示自己幾乎從來不吸大麻,但是曾經嘗試過。「我知道很多人喜歡大麻,沒關係,但我認為這對生產力沒有好處。」

在兩個半小時的播客中,兩人海闊天空,從大猩猩的殘忍講到人工智能 (AI) 的危險到移居火星的可能。

「政府應監管人工智能的發展」

人工智能是圍繞馬斯克的老話題。他曾經多次發出人工智能威脅論,還因此和臉書創辦人扎克伯 (Mark Zuckerberg) 隔空交火。

在2017年7月一次由美國各州、領地及聯邦組成的「國家管理者協會」(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的會議上,馬斯克再次通過演講重申了他對AI發展的遠期擔憂——「我接觸過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我認為人類的確應該對它感到擔心。」他還說:「這是人類文明所面對過的最大挑戰。」馬斯克表示之所以選擇在這樣一個場合發聲,是因為想讓政府在一切失去控制之前,對AI的發展進行監管。

但是在週四的播客中,馬斯克表示沒人聽他的警告。他說:「我試圖說服人們降低AI的 (發展) 速度、監管AI,但是無效。我試了很多年,沒有人聽。」

「人類正變成半機器人」

他說自己現在採取一種聽天由命的態度 (Fatalist Attitude),因為AI的發展似乎不受人類控制。

「一個公司實際上是人類和機器在網絡系統上的集成。」他舉例說:「谷歌搜索就是一種集成AI。我們都像是網絡上的一個節點、大樹上的一片葉子。我們都在給這個網絡喂料。隨著那些問題的提出和解答,我們在集體給AI編程。谷歌以及所有與之相連的人變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系統集成。這也適用於臉書、推特、Instagram和所有社交媒體。」

羅根表示,人們在加速科技的發展,因為大家本能地都想要更新更好的電子產品,煞不住車。

對此馬斯克表示:「就好像我們是AI的生物啟動程式,我們在創建它。我們在逐步創建一個更高的智能。這個智能中不屬於人類的比例在增加,最終我們 (人類) 將只代表這個智能的一小部分。」

馬斯克對AI提出了一個折衷的前景:如果不能戰勝它,就只好加入它。

他說現在的智能手機已經變成了人類智能的擴展。手機可以回答各種問題、各種計算、記錄圖片和錄像。「手機已經是你的一部分。你已經變成了『半機器人』(cyborg)。但是大部分人並未意識到他們已經變成了半機器人。」

他說唯一限制人機結合的是溝通速度和界面:「你和手機之間的數據通訊速度很慢,你的生物自我和數字自我之間只有細小的信息流……如果解決數據速率的問題,人機結合的系統就能實現。人類需要決定他們是否還要保留生物自我。我想他們應該是願意保留的。」

「沒人想成為馬斯克」

現年47歲的馬斯克出生在南非,12歲時就以500美元出售了第一個商業軟件,大學時和弟弟合作開發線上出版軟體Zip2賣給Compaq賺到第一桶金,1998年與人合作創建PayPal,2002年創建私人太空發射公司SpaceX,之後又與人合作創辦特斯拉。儘管有如此傲人的的創業史,被大家視為天才的馬斯克卻公開表示:「你不想成為我。」

在週四的播客中,他談到自己頭腦中各種主意川流不息,好似「永無休止的爆發」。「當我5、6歲時,我以為我瘋了,」他說他把自己與其他孩子比較:「很明顯,他們的思想並沒有隨時隨地爆發。」他甚至擔心與眾不同的自己會被大人帶走。

還是那句話:「我認為大多數人都不會想成為我。」

「愛就是答案」

儘管對人類的未來走向不確定,他還是充滿希望:「這可能聽起來很老套,但愛就是答案。世界上擁有更多的愛沒有壞處。」

「你打算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羅根問道:「你有一臺愛的機器嗎?」

馬斯克回答說:「可能就是花更多時間和朋友在一起,少上社交媒體。」「我認為人們應該對彼此更好,並給予他人更多的信任,不要在別人做壞事之前就認定人家壞。妖魔化人是很容易的。」◇

責任編輯:李滌非

相關新聞
特斯拉敞篷紅跑車帶你遨遊太空 飛往火星
建太空互聯網「星鏈」 SpaceX首發測試衛星
馬斯克抱怨中共貿易規則不公平 川普聽到了
為救小球員 馬斯克攜帶迷你潛艇抵泰國洞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